-
26
2025.09
12+9!第十八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和2025年“结合医学新星”颁布
9月25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举行第十八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我校系统共20项成果荣获第十八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包括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科普奖2项、青年创新奖2项。会上还举行了2025年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人才“结合医学新星”授予仪式,我校系统6人获评,3人获提名。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获奖等级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科技奖一等奖基于温阳培元法防治慢性气道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多维实践与创新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鹿振辉,张惠勇,马子风,李翠,毕蓉蓉,王钰,崔洁,蒋雨薇,张少言,邱磊,吴定中科技奖一等奖益气活血温阳中药优化干细胞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国海东、胡聃、崔国红、王瑜、吴永伟、孟婉婷、牟芳芳、罗志荣、韩小晶、蔡昊、刘宝年、李涵、邵水金、王强利科技奖二等奖复发性尿路感染病原学研究及“益气滋肾清利法”疗效及作用原理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龚学忠、刘世巍、简桂花、舒静、徐映茹、王骞、袁港、李宗屏、陈陵、宋智勇、
-
24
2025.09
交叉科学研究院刘三宏团队与合作者揭示Chagosendine C诱导结直肠癌细胞铜死亡的机制
近日,我校交叉科学研究院刘三宏研究员团队联合海军军医大学张卫东教授,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李序文研究员、郭跃伟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在线发表题为“MarineNaturalProductChagosendineCInducesCuproptosisinColorectalCancerCellsbyTargetingFDX1”的研究论文,揭示海洋来源天然产物ChagosendineC通过靶向FDX1诱导肿瘤细胞发生铜死亡,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近年来,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稳步上升趋势,已成为医学领域关注的焦点。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约25%的CRC患者在初诊时已属晚期,约50%-60%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或转移,导致其死亡率持续升高。铜作为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在多种生物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细胞内铜离子的精确调控。一旦细胞内铜含量超过进化上保守的阈值,便会引发三羧酸循环中脂酰化蛋白的聚集以及铁硫簇蛋白的丢失,最终导致一种新型细胞死亡——铜死亡。这一非凋亡性细胞死亡机制为杀伤
-
19
2025.09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正式开诊
9月17日上午,我校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河南省中医院(五龙口院区)正式开诊运行。我校副校长王拥军、龙华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和专家团队出席启动仪式。河南省相关委办局领导,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院等相关单位代表参与启用仪式。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周勇指出,龙华医院河南医院顺利开诊,这是落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规划的重要实践。他对医院提出三点期望:一要守好为民初心,打造百姓信赖的“中医品牌”;二要深化沪豫合作,建成国内一流国家中医(肿瘤)区域医疗中心;三要搭好服务桥梁,让合作成果惠及更多中原百姓。与会领导共同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河南省中医院五龙口院区”揭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勇代表省卫健委向龙华医院河南医院执行院长马超授“沪豫名医中原行”活动旗帜。作为第二批国家区域医疗(肿瘤)中心建设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龙华医院河南医院依托龙华医院在肿瘤诊疗、中医药研究等领域的品牌与技术优势,全面提升河南省中医院诊疗水平、服务能力与管理理念。龙华医院河南医院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汾河路36号,一期开放床位600张,其中肿瘤疾病床位450张,设立五大特色肿瘤亚专科,重点聚焦
-
19
2025.0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启动会召开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脑卒中常见功能障碍的中西医融合调控康复技术、全息智能评价系统及数智大模型平台的研发与示范应用”启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中医药、康复医学、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论证项目实施方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与智能康复的深度融合。我校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徐建光教授,项目责任专家福建中医药大学彭军副校长,本次指导专家组组长河北工业大学郭士杰教授、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周谋望教授、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李增勇教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处(中医药综合协调处)聂爱国副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吴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王金武教授、同济大学计算机学院史清江教授,以及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吴焕淦教授等近20位跨领域专家出席本次启动会,充分体现了“多学科交叉、中西医融合”的项目特色。本次会议由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东升教授主持。徐建光致开幕词,他强调,脑卒中康复是康复医学的主战场,项目将以“中西医融合+智能化”为核心路径,以疗效为核心目标,探索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
-
14
2025.09
上海市名中医陈伟团队构建新型中药纳米制剂,靶向干预脓毒症关键病理环节
9月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陈伟教授团队于国际权威期刊ACSNano发表了题为“PicrosideII-EncapsulatedNanoformulationsasPyroptosisInhibitorAlleviateCytokineStormsandRemodelGutMicrobiotaDisturbances”的研究文章,揭示新型中药纳米制剂具备拮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风暴、调控重塑肠道微生态的作用,可有效干预脓毒症的发生发展。研究涵盖了从分子机制(蛋白水平)到宏观生理(器官功能、菌群调控)的多水平、多维度,为脓毒症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方案与新策略。脓毒症是一种由严重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尽管各类新型抗生素和支持治疗已广泛应用,其疗效依然不尽如人意,迫切需要探明其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针对性研究开发新型有效的治疗策略与方法。免疫细胞中的焦亡通路过度激活以及肠道菌群失调,是脓毒症死亡率高的两个关键原因。二十多年来,陈伟教授团队始终专注于中医药治疗危重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对大量古代和现代文献溯源与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毒瘀杂至合而为病”的创新理念。围绕脓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