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岐黄”AI赋能温病学教学暨疫病防治高峰论坛召开
发布时间:2025.05.23点击:11
5月20日,“智启岐黄”AI赋能温病学教学暨疫病防治高峰论坛召开。论坛由我校中医学院、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协办,旨在探讨人工智能与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深度融合,探索温病学教学与疫病防治的新路径。
校党委副书记沈辉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教育形态和科研业态,中医药传承要以中医经典为核心,创新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方法,以科技之“新”赋能中医传统“之根”。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注重协同创新,需要构建中西医深度融合的应急救治体系。在医学人才培养上,要从课程内容、科研创新、临床实践等多方面推进跨学科、跨领域培养。加强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的交叉研究,促进两者深度融合、相互赋能。
在主旨报告环节,北京中医药大学谷晓红教授作“AI赋能中医药教育的研究实践与思考”主题讲座。她提到,在中医药教育中运用AI技术,可以通过疫病学科信息化平台建设、名老中医诊疗辅助系统,以及中医经典文献等实践研究,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促进中医药国际化传播。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在以“传染病新兴跨学科交叉研究”为主题的讲座中,介绍了他的团队重点开展的传染病系统免疫学、耦合接触与移动网络的传播动力学等前沿交叉研究的最新进展,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策略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办公室主任余建波作题为“DeepSeek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案例与实践”的报告,着重介绍DeepSeek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案例与实践经验。他表示,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通过赋能教、学、评、管、研等多个环节,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我校杨爱东教授结合AI赋能温病学教学的实践,作“道术融合·功到自然成——基于AI赋能温病学教学探讨中医悟性提升”专题报告。他提到,AI技术不仅为温病学教学提供新手段,更为中医悟性的培养带来新思路。通过AI技术的辅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温病学经典理论,提升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
未来,我校中医学院将继续携手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索中医药数智化转型的新路径,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