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鼎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暨针灸经典传承与临床实践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25.11.12点击:10
11月8日至9日,由我校针灸推拿学院、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与人文专业委员会、上海市针灸学会联合主办,我校“李鼎书院”、上海市针灸学会芒针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25李鼎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暨针灸经典传承与临床实践论坛”在我校国际标准化大楼辅楼201室举行。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校内外师生共同参会,线下、线上近2000人次观摩学术报告。

大会开幕式上,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孟煜致辞,表示本次会议旨在传承并弘扬李鼎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为针灸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与人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京生强调,应继承李鼎教授等老一辈学者踏实严谨的学风,立足经典,融会新知。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针灸学会会长吴焕淦指出,研讨李鼎教授的学术思想,既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针灸学科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推动。
在学术报告环节,全国名中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山东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高树中阐述“四通三关”理论与针灸三辨“辨病、辨证、辨经络”的辨治规律;吴焕淦从非遗保护角度回顾陆氏针灸疗法的传承历程与国际影响;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我校康复医学院许东升探讨经络与脑功能的关联机制;中国针灸学会针刺麻醉分会主任委员、国家针刺麻醉临床研究联盟总负责人、我校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首席专家周嘉通过多个真实临床案例展示针刺麻醉在镇痛与术后恢复方面的显著优势;赵京生系统解析六经标本理论及其临床指导意义;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针灸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张树剑从针灸编史学的视角剖析了《针灸学释难》的版本流变与学术价值。
会议期间,李鼎教授名师传承工作室团队成员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分别通过线上方式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涵盖针灸学术传承与创新、学术流派、文献研究、临床应用、教材校释、经络研究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守正创新的学科发展路径。
本次研讨会循着李鼎教授的治学足迹,系统梳理并弘扬了李鼎教授的学术思想,进一步深化了针灸经典理论与现代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会议汇聚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及青年后备力量,展现了针灸学界继承传统、开拓进取的蓬勃气象。以此次研讨会为纽带,广大针灸同仁将接续在文献研究、临床创新与人才培养等领域深耕不辍,为针灸学科高质量发展与中医药事业振兴注入强劲持久的动力。(针推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