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焦点新闻

焦点新闻

上海医务工匠+4!

发布时间:2025.07.25点击:10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上海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市医务工会决定命名27位同志为2025年“上海医务工匠”。我校系统4人获评!


袁灿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神经系统疾病工作42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帕金森病攻关协作组副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神经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衰老与退行性疾病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抗癫痫协会副会长等。他传承程门雪、胡建华、张震的学术思想,对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睡眠障碍的治疗形成独特优势,部分解决了帕金森病治疗中的难点和痛点。跨院区开设“睡眠管理和情志疾病多学科门诊”,取得良好疗效。带领团队获各项专利28项,牵头/参与制定专家共识及诊疗指南7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项及各种行业奖6项。指导的学生中多人获“浦江人才”“科技英才”称号。作为上海市政协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委员,他积极参政议政,多次获民盟中央和民盟市委表彰。


柳国斌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曙光医院首席专家、首位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临床博士学位获得者。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疮疡分会副主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副主委。2022年上海市医师协会首届“卓越中医师”,2018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2年第十五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科室获2022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专科第一。202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1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明奖3项,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52名,发表学术论文188篇,其中SCI 25篇,主编专著10部,获各级各类成果奖16项。


薛晓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委员、乳腺病科主任,兼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女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曾获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上海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她深耕乳腺疾病三十余载,独创“温阳通络法联合寸径切开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获上海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其团队建立中西序贯治疗乳腺癌体系,通过辨病辨证结合、针药并用,有效缓解化放疗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作为学科带头人,她带领团队创新性建立中西医序贯疗法,通过术前-术后-康复全程个体化方案,显著降低化放疗副作用,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与康复效率。其团队培养青年骨干及20余名硕博人才,为学科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她年均开展义诊宣教数十场,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医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


陆嘉惠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血液病研究所所长,血液病临床医学中心、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她从医28载,致力于中医药防治疑难、危重、复发血液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她“虚毒并治”传承旧法开新径,在恶性血液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虚毒”证治体系建立及其病机的生物学基础诠释方面做出创新贡献。主持国自然4项、国家中管局等课题23项;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一、二等奖;牵头、参与制定国家团标1项、共识及指南9个,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8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现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委会常委(MDS副组长)。各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