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内经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19点击:10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二十五次内经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主任委员贺娟、国医大师严世芸、上海市卫健委中医药传承发展处副处长聂爱国、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沈辉、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分会顾问张登本,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

开幕式上,沈辉表示,大会以“《黄帝内经》理论挖掘与应用”为核心主题,上海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理论成果的转化落地,致力于为《黄帝内经》的深度研究注入全新动能,推动这一经典理论在当代焕发更强生命力。

在学术报告环节,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彰显内经学术研究的活力与影响力。严世芸教授作题为《思考〈黄帝内经〉研究》的报告,提出未来《黄帝内经》研究可能的六个方向,认为发生学等核心问题仍需深耕,建议借助AI技术拓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庆其教授作《以史为鉴探讨中医学术发展规律——浅谈撰写〈黄帝内经学术发展史略〉的体会》的报告,提出学术史研究是探索中医药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呼吁遵循中医药规律推进传承创新。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陆曙作《基于内经三阴三阳理论的龙砂医派五维辨治临床实践》报告,详解龙砂医派的三大学术特色与五维辨治策略,强调运气理论对提升诊疗水平的重要性。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京生教授作《〈黄帝内经〉对针灸理论研究的价值:以冲脉穴为例》报告,提出内经是针灸理论的根基,以冲脉为例指出当前研究存在认知偏差,呼吁从逻辑与规律层面实现理论自洽。

北京中医药大学贺娟、福建中医药大学纪立金、辽宁中医药大学鞠宝兆、河北中医药大学侯仙明、江西中医药大学张敬文、辽宁中医药大学朱鹏举等学者分别作《〈内经〉络病传经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内经〉理论在临证辨奇中的运用》《〈黄帝内经〉相关藏象术语释析》《气化通透理论构建思路与临床应用举隅》《从刘一明人医神医论探讨〈黄帝内经〉的重大科学价值》《〈素问〉〈灵枢〉版本述略》的学术报告,围绕当今《内经》理论研究的方向和热点问题展开深度研讨。

青年论坛环节中,上海中医药大学胥孜杭、山东中医药大学吴玲玉、北京中医药大学杨佩诗、长春中医药大学刘真如就《基于“肺主皮毛”理论的现代探索与思考》《精气神视域下奇恒之腑体系的研究》《〈黄帝内经〉经脉表里层次论的形成及相关理论阐释》《〈黄帝内经〉“营卫理论”的桂枝汤类方体系探赜》等专题进行学术交流,充分展示青年学者在内经研究的卓越成果。

会议共收集论文130余篇,入选论文集96篇,内容覆盖广泛,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会议学术水平高,知识面广泛,内容充实,是对内经理论研究的再一次充分表达,对今后内经学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