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薪火 育人才 202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沛然计划”夏令营顺利结营
发布时间:2025.07.11点击:10
7月5日至9日,由我校教务处主办,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和针灸推拿学院承办的202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沛然计划”夏令营顺利举办。本次夏令营对接“以新医科为引领”的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目标,探索师承特色的序贯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旨在选拔和培养中医理论功底扎实、临床实践能力强、科研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医人才。来自7个医学类专业的115名优秀学子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学术与实践之旅。
7月5日上午,夏令营开营仪式在我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大楼辅楼201会议室举行。国医大师、我校原校长、终身教授严世芸,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孟煜,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处、学工部、团委的相关负责人,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党政领导和沛然计划夏令营的全体营员出席。
开营仪式上,孟煜希望全体营员珍惜学习机会,虚心向专家请教,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深入交流,开阔视野,拓展思维,锻炼能力,收获成长,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积蓄力量。
开营第一课,严世芸教授以“‘和’的追求”为切入点,以传统哲学视角解码中医学理,深入解读中国古代哲学塑造中医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的逻辑,揭示中医智慧对现代医学及科技领域的跨界启示。
我校原副校长、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原院长童瑶教授以香港大学为例,阐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前沿技术,构建“传统根基+前沿技术+人文素养”模式,对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中医人才至关重要。
夏令营期间,一系列高水平专题讲座为营员们启迪思维、拓宽眼界。10位专家教授分别围绕从哲学视角解读“从治心到治世”的深刻关联、海派针灸实践诠释“中医药非遗的守正创新”、张仲景“生熟异用”的学术思想、“中医诊断技术智能化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AI技术赋能中医药诊疗及智慧医疗发展趋势、当前中医药发展的政策环境与发展趋势、“学经典、做临床、悟科研”之中医人才成长之路、围绕临床需求开展基础与临床协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科研心得、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设计思路与实践路径等主题与营员们分享经验、互动交流。
育苗夏令营营员通过亲身体验碾船制绒、临方小炒等传统炮制技艺,感悟匠心传承的温度与力量;深入益大本草园,辨识鲜活药材,体悟“取象比类”哲学,在中医食疗馆领悟“药食同源”的智慧,在中医药标本陈列馆观摩传统炮制工具与药物标本。
育苗夏令营营员在针灸推拿学院秦元老师的指导下晨练少林内功、八段锦等传统功法。中医学院姚佳音、针灸推拿学院虎力老师带领营员们诵读中医经典,在动静相宜中体悟中医精髓,涵养专业根基。
科研夏令营营员在中西医结合学院蒋嘉烨教学实验团队指导下完成PCR实验技术全流程操作,从移液控制到电泳分析,亲身体验科研工作的严谨细致,锤炼科研能力。
7月9日下午,沛然计划夏令营结营仪式举行。营员们通过分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与创新思考。经考核,本期115名营员顺利结业;表彰了优秀营员12名,优秀志愿者9名。
副校长舒静在结营仪式上对本次夏令营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勉励同学们传承名师薪火,贯通古今智慧,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征程上书写岐黄新篇。
夏令营期间,营员们不仅领略了名医名师的学术风范与仁心仁术,更深刻体悟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未来,他们将以守正创新的精神,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