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医院王肖龙教授主持制定的《中西医联合防治血脂异常临床应用指南》发布
发布时间:2025.07.08点击:10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国中药协会组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王肖龙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施海明教授牵头制定的《中西医联合防治血脂异常临床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于2025年6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西融合心脏健康大会上正式发布,王肖龙教授在这次会议上对指南制定的背景、流程和内容做了简要的汇报。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高发病率,较低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特点;中西联用可协同增效,发挥增强降脂效果或减少剂量需求等作用;目前中西医联合用药的适应症、禁忌证、配伍方案等尚无统一标准,存在随意性,可能影响疗效或增加风险,近年来中西医结合降脂的临床研究增多,但证据分散,需系统评估后形成推荐意见。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基于现有中医和西医的指南/共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结合中西医联合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证据,借鉴专家经验,组建多学科团队制定了本指南。
以曙光医院心血管科王肖龙教授领衔的指南工作组在方法学专家指导下,根据PICOS原则,构建临床问题与确定结局指标;最终确立了17个临床问题;优化临床问题进行科学的指南证据的获取与评价,通过证据图清晰展示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的证据分布,明确有潜力、有疗效的中医药;制定文献检索流程图,纳入符合条件的临床研究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本指南的证据等级与推荐意见标准选用美国心脏病学会(ACC/AHA)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标准。
指南旨在为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指导建议,围绕临床问题共形成了50条推荐意见。在中西联用治疗血脂异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面,对于血脂异常患者,中西医联用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提升治疗有效率,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对于单纯西药降脂疗效不达标、不愿意接受或不能耐受单纯西药降脂治疗的患者,指南提出了中西医联用的启动时机;明确了中西联用治疗血脂异常的中医主要证型;对于血脂异常合并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2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不同合并症的患者,指南分别给出了相应的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此外,指南还对中西药联用的治疗疗程、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经济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指南制定过程中广泛征集临床问题,全面临床证据检索,详尽参考最新成果;关注疑难领域,例如ASCVD事件一级、二级预防,特殊人群(儿童青少年、妊娠)、药物启动时机等;突出证候特征,关注经典名方,彰显辨证论治,强调“辨证”与“辨病”结合;详细探讨中西联用治疗血脂异常:多元化方案、临床疗效、联用疗程、安全性及药物经济学等。
《中西医联合防治血脂异常临床应用指南》的发布,为临床医生(无论西医、中医还是中西医结合医师)提供了权威、实用、清晰的诊疗决策参考,以更好地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血脂异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我院王肖龙教授作为主要牵头人,同时心血管科王肖龙教授、阮小芬教授和石兆峰博士作为执笔人,临研中心朱蕾蕾主任、药学部沈杰主任分别作为方法学和药学专家进入本指南专家组,彰显我院在中西医联合防治血脂异常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曙光医院心血管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心病),“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心病),国家中医优势专科(中医心病)建设单位,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十三五”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上海市中医心病专科专病联盟牵头单位,上海市中医质控中医心血管组组长单位。拥有国医大师1名,上海市名中医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2名,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医苑新星各1名,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2名,综合实力在国内首屈一指。曙光医院心血管科在继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慢性型心力衰竭、冠心病和高血压等优势病种,采用研发的院内制剂、科室验方以及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结合现代西医诊疗技术诊治,临床疗效卓著。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血脂异常防治领域也是科室主要特色,首次提出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与中医“七情”理论的内在关联,先后研制了“降脂方”“健脾泄浊方”以及“参术平浊方”等科室验方,深入探索中药复方与他汀类联用减毒增效的机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等多项课题资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得相关科技奖3项,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