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话匣子:一堂“沉浸式”党课致敬白衣天使!上海中医药大学这样庆祝国际护士节

发布时间:2025.05.14点击:10

“原来我们的护理事业,从‘红色药箱’时代就开始传递温暖了!”514 日,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第六季“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之上海中医药大学“大美无言 大爱有声”主题党课现场,学生小林盯着舞台上斑驳的“绿药箱”道具,忍不住和身边同学感叹。当天,这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课与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庆祝活动同步举行。

主题党课聚焦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采用情景剧、主题演讲、微视频、朗诵等多种形式,用一个个鲜活故事,带大家走进护理人的世界。

党委书记曹锡康没有讲大道理,而是翻出了护理学院的“成长账本”:25年培养3000多名毕业生,从原上海医学高等专科的护理专业(大专)基础上组建而来,到2003年开始招收护理本科(四年制),2014年获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曹锡康说,这些学子以专业所学扎根祖国大地,用岐黄仁术守护生命健康。学校系统护理工作者要从中汲取养分,立足中医护理事业传承创新,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面向新时代的中医护理专业人才。

主题党课第一篇章“守初心”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护士长黄凤主讲。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二层展厅,有一只绿色药箱格外醒目,药箱的主人就是“我党第一个红色医生”傅连暲。情景剧《红色药箱的传承》生动再现傅连暲将军创办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的峥嵘岁月,展示了卫生工作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在《党旗下的白衣初心》主题演讲中,学校系统11位“左英护理奖”获得者分享了将“白衣”作“战衣”的从医初心,她们用专业的技术谱写护理乐章,用坚定的付出筑起健康长城,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医者仁心。

第二篇章“践使命”由护理学院教师陶莹主讲。微视频《党建引领铸师魂,匠心育人守初心》展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成立25年来,护理教育工作者们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

从医院到社区,“燕尾帽下的普通人”构建起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网络。《燕尾帽下的平凡故事》事迹分享中,这些有温暖、有担当、有坚守、有关怀的故事,展现了护理人员守护每个家庭的生命之光。

每当国家和人民面临重大公共卫生考验,护理工作者始终是冲锋在前的“红色先锋”。地震洪灾中,他们是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员”;疫情来临时,他们是身着防护服的“铠甲战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线,他们更是以党性铸就“铜墙铁壁”。情景剧《护士日记》以时空交错的手法,重温那些党旗飘扬下的壮丽篇章。

第三篇章“强担当”由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木夏热普·塔来提同学主讲。从家乡到异乡,他们是无畏的战士,从疾病到痊愈,他们是温暖的天使。微视频《万里奔赴,跨越山海》讲述了学校系统护理工作者和毕业生们援藏、援滇、援摩的事迹,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守正与创新书写大医精诚的真实记录。

最让人期待的授帽仪式上,即将实习的 “准护士” 们排着队走到南丁格尔像前。当护理前辈们为他们戴上燕帽、点亮蜡烛,他们接过护理前辈手中的蜡烛,铿锵誓言激扬青春力量,愿做有担当、有温度的护理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季光进行结课讲话。他鼓励同学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一线护理队伍要不忘医者初心,牢记护佑使命,钻研护理技术,关切病人苦痛,对人民健康福祉始终抱有深沉大爱。在全面迈向人工智能新时代的革命浪潮中,不断推动中医护理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中医护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大会举行202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护理论文”奖、“优秀护士”奖及上级各类奖项颁奖仪式,并对学校系统“三十年护龄”护士进行表彰。为庆祝护理学院成立25周年,加强国内外校友交流联络,护理学院校友会揭牌成立。

本文发布于话匣子·上海人民广播电台,2025514日,记者:刘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