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学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暨针灸与疼痛管理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24.12.28点击:10
12月26日,由上海市针灸学会主办,我校针灸推拿学院、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联合承办的针灸医学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暨针灸与疼痛管理论坛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大楼举办。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闻大翔,上海市保健局局长胡鸿毅,我校校长季光,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孟煜,副校长舒静,上海市针灸学会会长吴焕淦,法国国际颊针学院院长王永洲,中日友好医院手术麻醉科主任赵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麻醉科教授车向明,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继续教育部主任钟京梅,上海市针灸机制与穴位功能重点实验室教授丁光宏,我校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周嘉,我校针灸推拿学院院长赵琛,上海市精神卫生新中心副院长申远,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杨立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麻醉科教授车向明,我校附属曙光医院麻醉科主任宋建钢,上海市肺科医院麻醉科主任吕欣,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校内外师生等200余人参会。会议由吴焕淦主持。
开幕式上,闻大翔讲话表示,针灸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瑰宝,其独特理论体系和卓越临床疗效在世界医学之林中独树一帜。针灸在疼痛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潜力,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高度关注。同时,针灸在临床与疼痛管理领域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机遇,期待广大针灸工作者助推针灸医学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孟煜致欢迎词,她指出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对传统医学的深入认识,针灸事业正在全世界蓬勃发展。推进针灸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提升针灸的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更要推动针灸学科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拓展针灸在预防、保健、康复等领域的应用范围。因此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坚守针灸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突破,提升针灸在全球医学舞台上的影响力。
在学术报告环节,王永州从颊针学术体系、全息理论、临床案例等方面介绍颊针结构层面的中西医融合。周嘉讲述了针刺麻醉的源流和历史发展,并以针刺麻醉在心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为案例阐述现代针刺麻醉的创新与实践。申远对麻醉治疗学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介绍麻醉治疗学的应用场景,指出需进一步提升麻醉科、精神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合作。赵琛从面针的起源与发展、分区与定穴及临床应用角度对面针疗法作介绍。赵玲简述了激光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的临床镇痛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吴焕淦以抑郁症失眠和帕金森病为例,阐述针灸在慢病领域中的应用及针灸之类慢病的临床实践与思考。
在圆桌会议环节,丁光宏、赵晶、杨立群、车向明、宋建钢、吕欣就针灸与疼痛管理进行讨论。杨立群指出要跳脱出西方医学的范畴,转换视角,拓展本学科领域,推动临床麻醉发展。车向明表示,需要进一步促进麻醉和针灸领域的交叉融合和临床应用。赵晶表示,未来要进一步探索针灸如何通过刺激躯体神经影响内脏功能,使针灸的临床应用更具生命力。吕欣提出,针灸可以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期干预,做到减毒增效、保护脏器功能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宋建钢表示,把麻醉和针灸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多学科的融合,要多向中医内科、针灸、康复、护理的同道学习请教,走向多学科融合。
舒静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此次研讨会不仅展示了针灸医学在疼痛管理方面的广泛应用,也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针灸推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