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上观新闻:木火土金水、青赤黄白黑,22国大学生按中国五行这样分组,合影为啥同时喝水

发布时间:2023.10.15点击:247


定向打卡、中药手作、院士讲座……

你见过这样合影吗?“一二三,干了!”只见身着绿色套衫的多国学子在背景墙前排成一列,每人手里都举起一瓶水,就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同时喝上一大口水。

原来,他们属于“木火土金水”最后一组——“水组”。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15日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楼前,正逢一组来华留学生拍集体照。按中国传统“五行”学说,他们都被分在一组,于是取出“水”来充当道具。5个组别对应的包袋颜色依次是“青赤黄白黑”,对应的模拟动作则依次是五禽戏的“虎、鹿、熊、猿、鸟”。

仅仅分组,就分出那么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1015日起3天,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的2023年“感知中国·大美中医”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在上中医进行。50名国际中医药文化爱好者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中医大,覆盖22个国家,其中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学生参与率达54%

 

当“洋学生”遇到“中医五行”,这5校学子被随机分成木、火、土、金、水共5组。随着外国留学生一边体验一边发问,“木火土金水”与“肝心脾肺肾”之间的神奇奥秘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他们心里。其实,水组也慢慢明白,此处的“水”也并非饮用水。 

在“中医特色趣味定向打卡活动”中,5个小组根据线索和任务,前往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百草园、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大楼、学校龙舟码头等地点完成相关任务并拍照打卡。

任务书”不是图片照片,而是中国汉字,比如学生们在博物馆寻宝游戏中就要根据“针灸铜人”这4个字,发掘清代文物、镇馆之宝。每个打卡点,都由专人教授参与学生某一个五禽戏动作,让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会了日常保健知识和方法,也在交流互助中展示团队的协作力与创造力。

下午时分,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文化实践基地“蔡同德堂”共同参与策划的“中药香囊和中药茶包手作”活动展开,学生们既亲身体验了传统技艺,又获得了自己制作的纯天然中药香囊“伴手礼”,零距离感受其对身心浸润和保健效果。美国籍留学生Anita Catalina感叹:“没想到喝茶也能有这么多讲究,以后在喝茶时,我们也能自己主动融入中医养生的理念了。”


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上海中医药大学2022级中医学专业泰国籍留学生陈涵琳说道:“今天,我与其他参与者一起玩游戏、学习五禽戏、做香囊,不仅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还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很开心的一天!”

17日,2023年“一带一路国家医学高端人士中医药研习项目”即将开幕。参加“感知中国·大美中医”活动的留学生们将在线参加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做的“中医药与世界医学的发展”主题讲座,聆听中医药“走出去”的故事,进一步了解中国新发展及其带给世界的新机遇。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医药作为民心相通的‘健康使者’,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感知中国·大美中医”活动,也对国际学生感知中医魅力、体验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韩丑萍说。

本文发布于《解放日报》客户端·上观新闻,202310月15日,记者: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