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用“青言青语”传递精神力量,上中医大在话剧创排主题宣讲中叩响青年心弦
发布时间:2023.06.18点击:160
“中央红色医院,这是红军第一个正规医院,医院的设备、药物大部分来自傅连暲的私人财产……”背着道具药箱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师生,正在舞台上声情并茂地讲述“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红色医生”傅连暲的革命故事。
以傅连暲在革命时期所用的“红医药箱”为主线,学校原创话剧《誓言》第一幕场景生动展现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忠诚于党、服务边区百姓的革命精神。与此同时,上中医正持续号召广大青年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唱响奋进新时代的主旋律,组织“星火”大学生红色精神宣讲团用“青言青语”传递精神力量,将主题教育贯穿始终。
“志愿军战士用炮弹壳制作的花瓶”来到学校
“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件文物藏品进课堂活动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裙楼四楼报告厅展开,活动现场,由师生共同创排的话剧《誓言》倾情上演,讲述了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创始人之一的傅连暲,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事迹,呼吁新时代中医学子接过前辈肩上的药箱,矢志不渝、砥砺奋进。
一边是话剧的直抵人心,一边是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苏顺顺向师生介绍珍贵文物“志愿军战士用炮弹壳制作的花瓶”背后的故事。炮弹筒上的“亲人”二字,彰显出革命战士为祖国和民族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战士们的钢铁意志及与亲人之间的血脉情深,让人印象至深。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表示,学校充分挖掘和用好上海红色教育资源,依托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与中共一大纪念馆联动,形成良好的馆校合作基础,用好用活上海丰沃的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工作格局,丰富学习形式,进一步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在点滴实践中传递红色信仰贡献青春力量
与此同时,比学赶超争当“理论宣讲员”,走进课堂争当“青年领学人”,知行合一争当“红色实践者”,正在学校蔚然成风。学校“星火”大学生红色精神宣讲团由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本硕博学生党员、团员自发组成。他们传承红色基因、讲述红色故事、传递红色信仰,在点滴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影响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下,这支大学生红色精神宣讲团已经在红色育人实践基地开展体验式、浸润式实践学习,形成一支政治过硬、思想上进、素质优良的理论宣讲队伍,学校通过坚持深学笃行强信念,让主题教育强音叩响广大青年心弦,用好革命文物“活教材”,激活馆校合作“新动能”,持续推动共享共建协同育人实现常态化。
在“学思践悟铸信仰,星火汇聚共奋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大赛上,学校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挖掘和培养一批优秀大学生理论宣讲队伍,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中医药文化,以及亲身经历,让“小故事”见“大道理”,“微宣讲”显“大作用”,引领青年学生感悟新思想、传递正能量。
宣讲团成员还将所学所思凝练成系列宣讲清单,依托学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团日活动、主题班会,走进课堂,走近青年,围绕“自信自强,补足党的理论‘精神之钙’”“传承精华,赓续红医精神‘岐黄薪火’”“守正创新,践行大医精诚‘医者品格’”“踔厉奋发,涵养青春逐梦‘不竭动力’”“勇毅前行,扎根祖国大地‘火热实践’”五个主题开展宣讲。通过一次次的宣讲,学生们不仅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更实现了从红色故事聆听者到红色精神领学人的转变。
本文发布于《青年报》·青春上海,2022年6月17日,记者 刘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