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中医古籍科教融合团队2022年总结与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2.11.25点击:182


1123日上午,“继承·融合·创新:博观约取 思者常新”中医古籍科教融合团队2022年总结与研讨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会议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中医古籍科教融合团队主办,教育部新文科改革与实践项目团队、科学技术史高原学科、海派中医流派颜氏内科分基地建设项目团队等协办。校党委书记曹锡康,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创新中药研究院院长林国强,副校长舒静,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刘钊等专家和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科技人文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张亭立主持会议。

科技人文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吴志新介绍,202110月,中医古籍科教融合团队入选学校高水平教学学术共同体建设名单。科技人文研究院把教学学术共同体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中青年教师在古籍研读能力与教学能力等方面获得了持续提升;同时有助于指导学生贯通古今,学生在古籍阅读能力获得提升的同时,思辨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舒静谈到,团队研讨主题覆盖中医古籍篇章、中医药历史文化;讲者既有老师,也有学生,切实运用好了“学科交叉的催化剂”,做到了跨学科融合、医文融合和科教融合。她希望团队活动与理念能够辐射到更多老师,让科教融合向纵深发展,让学生更多获益。

林国强提出,中医药古籍与文化博大精深,“小细胞”有“大意义”,要通过交叉融合、科教融合,把研究成果扩散出去,吸引更多的青年学者加入到团队中来。既要做专业的精深研究,也要做好科普工作,让非中医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能读懂中医古籍,理解中医话语。同时,多学科交叉、包容的学术探究有利于中药古方的科技开发和院内制剂的深度发掘。

曹锡康强调,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要传承好、发展好。中医古籍的教师与研究人员既要搞好文献文字文本研究,也要关注理论和技术的来处;既要挖掘、发现中医古籍等古代文献中的科学探索精神,也要积极学习古代医药学家的吃苦精神。中医药古代文献是一座浩瀚的宝库,要定定心心做研究,克服浅尝辄止的浮躁学风。曹锡康对团队的实践探索表示肯定,希望团队既要有星辰大海的眼光,也要有踏实探索的精神,进一步把中医古籍的教学研究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科技人文研究院副院长陈丽云主持学术研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广濑薰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刘思亮,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于业礼、硕士研究生李振阳进行了学术交流,张如青教授进行了点评。学校终身教授段逸山和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刘钊作会议总结,段逸山教授嘱咐青年学者,古代中医文献研究既要在跨界切磋中“求真”,也要在融合与联合中“求新”;刘钊肯定了团队系列活动在社会上产生的积极影响,并鼓励团队继续做好实证研究,用中医药实证、实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科技人文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