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文汇报:“同心抗疫,中医有方”!中医药特色疗法深度参与上海战“疫”,中医方亮相沪最大集中隔离收治点

发布时间:2022.04.01点击:206

 “同心抗疫,中医有方”!

就在昨晚,目前上海最大的集中隔离收治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临时集中隔离救治点迎来首批约1000名患者,8家市级医院医疗队陆续入驻,随队物资中,有一批贴有“同心抗疫中医有方”的纸箱,这是上海市中医医院赠送给市级兄弟医院的中医预防祛疫方。

自新冠疫情以来,中医药特色疗法深度参与新冠战“疫”,从武汉雷神山到上海“战疫堡垒”,中医药特色疗法融入新冠“防、治、康”全环节。本轮疫情以来,近期陆续奔赴多个临时集中隔离救治点的龙华医院、岳阳医院、曙光医院、市中医医院医疗队等,均携带中医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特色技术投入战疫一线。

病人核酸转阴时间缩短

3天退热率达95%以上

在上海,始终采取中西医并重的方案投入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当前在上海定点医疗机构——市公卫中心,救治队伍按上海中医药管理局的诊疗方案,为患者对症使用宣肺止嗽、养阴清肺的中药汤剂、中成药等,并运用八段锦、太极拳等功法进行导引治疗,以提高救治疗效。

奥密克戎来势凶猛,中医治疗方案是否有调整?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国家和上海市中医药新冠肺炎防治组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肺病科主任张炜称,从全国多地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治疗经验看,应用中医药后,病人核酸转阴时间缩短,症状控制时间缩短,整体状态迅速改善。

 “如单纯使用中医药治疗的病人服用中药后1天,退热率达70%以上,3天退热率高达95%以上;超过65%的患者住院时间小于7天,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为4-6天,重症转化率小于0.01%。” 张炜介绍。作为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成员,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派,张炜目前正身处香港配合特区政府对应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及预防重症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建议。

作为上海市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专家组组长,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吴银根教授分析,新冠肺炎本质上属于中医“湿毒疫”,病理性质主要是湿、热、毒、虚、瘀,因而,以解热毒、化湿毒、祛瘀毒为治疗核心。他同时谈到,对感染者的中医治疗介入“越早越好”,“中医能快速改善缓解新冠感染引起的发热、咽痛、咳嗽等一系列症状,减少成为危重症的比例,促进机体快速恢复,一般建议感染患者在确诊3天以内尽快使用中医药治疗。

中医队奔赴隔离救治点

中医药亮相战“疫”线

不仅在定点医疗机构,在上海陆续启用的集中隔离救治点,中医药“就位”。

就在昨晚(3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医疗队集结,201人奔赴新国际博览中心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开展工作。龙华医疗队医疗领队是原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龙华医院分队队长方邦江教授,他带领的援鄂医疗队曾在武汉雷神山医院C5病区积极发挥中医药优势,中医药治疗率100%,考虑到本次收治的大多为轻症及无症状患者,该队伍不仅带去了龙医镇疫饮、龙医御疫方两组中药汤剂,以及龙华正气方、肺炎清解颗粒等院内制剂和中成药,还计划运用功法、五音疗法等传统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

330日,294人组成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医疗队集结奔赴新国际博览中心临时隔离收治点,领队高月求说,曙光医院作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上海),近期已联合上海市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专家组发布《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诊疗专家共识(2022 春季版)》,“我们也会将此中医药方运用到这次救治中,争取早日凯旋!”

同日,上海市中医医院167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支援长兴岛临时集中隔离救治点医疗队集结出征,随队物资包含一系列中医预防祛疫方。

329日晚,206名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务人员进驻新国际博览中心集中隔离收治点。新冠疫情以来,岳阳医院资深临床专家研制的“金芪清疏方”“清疏固表方”等多款中药协定方,从武汉雷神山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广受好评。“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救治工作。”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中医专家、岳阳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周扬说。

 “未病先防”

携手筑牢人群防疫网

324日,龙华医院向徐汇、闵行区等集中隔离点赠送5000余剂“龙医正气方”,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和隔离点市民送去关爱。上海作为全球最大的口岸城市之一,正面临着复杂严峻的疫情考验。龙华医院结合新冠病毒的临床特点和中医药“未病先防”的特色优势,通过中药制剂、中药茶饮等打好组合拳,护航人群健康,携手助力筑牢城市防疫网。

中医讲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未病先防”,瘟疫防治更是如此。“龙医正气方”由上海市名中医吴银根教授拟定,其根据新一轮新冠病毒特点以及时下的季节气候特点,结合临床验案,配制的“龙医正气方”由藿香、连翘、银花、炒白术、甘草组成。

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方泓介绍,“龙医正气方”适用于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中医药预防,适合普通人群,尤其是高风险人群、慢病人群、易感人群等。

近日,市中医医院药剂科连夜赶制“板翘解表方”,共计50007万余小袋,分批由专车送给静安、嘉定、普陀、青浦等区集中隔离救治点的工作人员,为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和隔离点市民建立起中医药预防屏障。

板翘解表方是由板蓝根、连翘、荆芥、金银花等成分组成,方中金银花、连翘芳香清解,既轻宣透表,又清热解毒,配伍板蓝根清热凉血,三者配伍可解全身之热毒;荆芥,佩兰芳香化湿,以化湿邪;配有桔梗宣肺止咳、竹叶清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同为佐药。该方适用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这次防疫战中,很多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投身其中,在上海中医药管理局安排部署下,上海中医医疗机构牵头区域中医联合体,共同承担上海科研紧急立项项目,布置推广预防方的实施方案,助力社区防疫防控工作。

疫情以来,岳阳医院、曙光医院等均结合当下防疫重点精心研制防疫方,不仅面向市民开放配服,更直送医联体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隔离点,全面参与新一轮奥密克戎变异株阻击战。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吴银根表示,上海中医专家根据临床表现和救治经验,总结出新冠肺炎变异株感染病属湿毒疫,这是一种以湿和毒为最主要病因的疾病,用的方法是解热毒、化湿毒、祛瘀毒作为主要治疗的法则,在前一个阶段治疗当中发现,用了中医中药以后,病人核酸转阴时间能缩短,症状控制时间例如发热比不用中药的也可以缩短,其他症状跟状态调整也是比较好的。 “中医中药在参与新冠肺炎治疗中取得了很多成绩。目前上海根据国家发布的第九版诊疗方案和地域特点,在定点医院迅速推广,开展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相关链接】疫情期间个人如何用中药防护?

掌握三个原则:“健脾、化湿、清热”

关于老百姓个人防护或者用中医中药调理,吴银根提出了三个原则,即“健脾、化湿、清热”,三个原则组成的方剂各个医生开的可能不一样,但都是可以的。

具体建议:

 ■对于轻症病人或者无症状病人可以选用莲花清瘟胶囊。经过新的实验证明,其对奥密克戎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奥密克戎造成细胞损伤也有作用。“供大家参考,但是不主张大家都去吃,因为是药,有副作用。”

 ■对于在医院或者跟病人接触的人员想要有预防,很多单位自己取了一些方法,龙华医院就制定了五味药组成的“龙医正气方”,在医院已经用了一个阶段。组成的药比较简单,由银花、连翘、藿香、白术、甘草五味药组成的,没有副作用。对于大家要吃的处方,首先第一条要没有副作用,而且又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的,比较受欢迎。如果想要索取这方面的药可以到龙华医院现场或互联网医院配服。

 ■有些老年人或者体质比较差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想预防怎么办?建议找诊病医生,告知希望增加一点辅助治疗,医生的治病处方中会适当进行调整。每个人病都不一样,状态都不一样,中医主张个体治疗,这种预防方可以请医生处理。

 ■如果普通人想日常用点药,中医经常用的玉屏风散或者补中益气汤,对于气虚、补气和平常传统中对感冒有治疗作用的药也可以采用。“有人说我体质不一定气虚可能阴虚嘴巴干,根据你当时的表现采取一些食物或者泡茶类的也可以。”吴银根表示,在中医中药对新冠肺炎预防和治疗当中,还是要根据根据个人的状态,根据自己掌握的中医知识进行调整,但是有症状不舒服的话还是要找专业医生咨询。

本文发表于《文汇报》,20220401日,记者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