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解封仅是疫情防控中统一筛查时间节点,并不意味着病毒传播已经停止
发布时间:2022.03.31点击:110
这仅是整体防疫工作的一个步骤。
上海正在实施新一轮新冠疫情筛查,是在统一时间段内对较大区域实施封控。明日凌晨的解封时间,意味着什么?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房敏认为,这仅仅是集中统一筛查的时间节点,是采取强有力雷霆手段同步检测的时间节点,并不表明疫情传播已经停止,应该理解为整体工作的一个步骤环节,还有后续第二步、第三步。
对于新冠病毒,我们已经经历第三个年头,并不陌生。曙光医院从3月7日发现第一例阳性患者至今,在发热门诊和核酸采样点发现处置的阳性数连续增高,真正体会到此轮防疫抗疫压力巨大。在这种前提下,在统一时间段内对较大区域进行封控十分有必要。在一线抗疫的房敏认为,在核酸采样点和发热门诊阳性患者数量的增加,表明流动性人群造成的严峻形势,如果不进行较大区域的同步管控,那么核酸检测过的和未检测人群之间的流动和交叉,将使我们陷入非常被动的循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痛下狠心,壮士断腕,长痛不如短痛,实属必要。
解封意味着什么?房敏认为,解封不等于解放,这仅仅是集中统一筛查的时间节点,表明强有力的雷霆手段进行同步检测,但不表明疫情传播已经终止,也并不意味着,大家就可以出门去饭店吃饭、聚会……否则,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值此关键节点,更需要我们的市民配合政府,只有步调一致,才能带来更大的社会整体效率;只有步调一致了,才不会挤兑正常的生活、医疗资源。
“真的希望市民们静下心来,别乱,别慌。相信我们的政府在解决问题。”大家步调一致了,才不会无谓增加成本。房敏表示,每一个封控区域的家庭,并不是孤立的个体或单元,大家都是整个封控防御的一部分,不能因为自己阴性、全家阴性就要立刻自由,这势必会带来变数。为了整体环境的安全,每个人牺牲一点时间保持相对静止,用时间换日后更大的自由空间、安全空间。
本文发表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2022年3月31日,记者: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