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党史学习】上海中医药大学 学史增信,从伟大抗疫精神汲取养分
发布时间:2021.04.30点击:195
4月28日上午,“大爱无疆——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主题展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开幕。展览运用书画作品和抗疫实物的跨界联合展陈方式,体现抗疫医务人员和书法艺术家们身体力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搭建学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有效平台。
疫情期间,全国文化艺术界用精湛的艺术创作礼赞了“最美逆行者”,记录了参与抗疫的普通平凡人,此次展览凝聚起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生命滋润生命,彰显天地人间的大爱无疆,这是疫情带给学校师生的启示,也是本次展览想要传递的声音。同时,展览的举行对学校师生文化艺术的熏陶、凝聚鼓舞各项事业干劲也具有积极意义。
展览分两部分呈现。书画作品从上海文化艺术品鉴促进会、上海中国书法院所提供的众多作品中遴选,创作者包括海内外书画名家以及中宣部、上海市委市政府老领导、老同志等,通过贴近生活的艺术创作表达他们对此次抗疫经历的所思所想。展出藏品则来自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藏、多位中医药界知名人士作品,以及博物馆向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系统教师、医务人员及学生所征集的抗“疫”见证物。如今,这些展品与大家首次见面,不仅展示了这场“战疫”所留下的历史印记,也从侧面见证了上海中医人岐黄仁心、合力抗疫的历史片段和精神风貌,成为学校系统师生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精神养分。
为迎接建党百年华诞,深挖博物馆红色文物教育内涵,重温“红色”记忆,开幕式还举行了红色文物首展仪式。现场播放的《一个医用木箱中珍藏的红色记忆》微视频中,介绍的药箱是被誉为“我党第一个红色医生”傅连暲在延安时期所用。
傅连暲曾先后在福建汀州福音医院创办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看护学校”“中央红色医务学校”,为革命军队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医护骨干。1933年初傅连暲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将福音医院搬到瑞金,还把医院所有家产及药品捐献出来。长征途中,傅连暲跟随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以妙手医术尽力为患者医治,在军中有“红色华佗”的美誉。红军到达陕北后,傅连暲经毛泽东和陈云介绍参加了中央党训班,后被正式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傅连暲在担任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时,殚精竭虑,努力提升陕甘宁边区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改变民众落后的卫生观念和卫生习惯等,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为医疗卫生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在此时期傅连暲使用的这个绿色医用木箱,也就成为了他不懈追求革命事业的重要见证物。
上世纪九十年代,木箱由其子傅维康,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原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老馆长、医学史专家,捐赠给博物馆。此后博物馆通过对这件革命文物的研究,充分挖掘其背后承载的历史意义,并于当日首次公开展陈。这件来之不易的文物即是对我党艰苦卓绝、光辉发展历程的见证,也在呼吁当代医务工作者学习傅连暲事迹,积极投身党和人民的卫生事业,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开展医疗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