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劳动观察:【名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忆勤:“勤”有独钟入杏林!撰《中医诊断学》,30年育万名中医人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2020.04.28点击:981

2020428日            作者:孙明敏

王忆勤在教学、科研、医疗一线耕耘30载,培养上万名中医学薪火传承人;推动祖国医学创新和进步,主持发布中医舌诊标准等。

王忆勤 :医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医诊断学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医四诊信息化实验室”和上海市健康辨识与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主持发布中医舌诊国际标准1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获专利及著作权15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专著7部。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获各级别科技奖6项,荣获上海市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名师风采

作为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忆勤在教学、科研、医疗第一线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她一面教书育人,培养了上万名中医学薪火传承人;一面潜心科研,推动祖国医学的创新和进步,主持发布了中医舌诊国际标准等。王忆勤以发展中医事业的责任担当和情怀,诲人不倦,上下求索,为发扬光大祖国医学倾注了满腔热情和毕生心血。

以研促教 教研相长

1962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王忆勤,高中毕业正逢恢复高考,1978年如愿以偿考入浙江中医学院,大学毕业当了3年中医儿科医生,1986年又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攻读研究生,1989年毕业留校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任教,开始了她梦寐以求的教师兼医生的职业生涯。从助教到教授,31年走过来,王忆勤默默践行着一名中医学教师的事业追求。

教育是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王忆勤时刻以“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鞭策自己,在教书育人的天地里,辛勤耕耘,诲人不倦,为培养合格的中医人才尽心尽责。

王忆勤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在中医诊断教学方面,她建立了以中医诊法技能和辨证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教学课程相互衔接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诊断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为主体,拓宽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

 “以研促教,教研相长”是王忆勤一以贯之的教学法。她总是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信息融入教学内容,同时依托学科的科研优势,研制教学辅助仪器和软件,运用日新月异的多媒体技术,于2012年主编出版了国内中医学专业首部数字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她负责的该课程于2013年获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依托于学科承担的科研项目成果,她改进研制了新型脉象模拟系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诊脉技能。此外,还研制了中医舌面诊训练与考核系统、中医问诊思维训练与考核系统等教学仪器,近年来被国内外10余家中医药高等院校应用,为提高学生的临床四诊技能和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为培养合格的中医临床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中,王忆勤注重因材施教,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在科研能力培养中,从学生们的研究兴趣和能力特点出发,设计符合他们发展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有的研究生动手能力很强,有的研究生临床基础很扎实,王忆勤就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建议动手能力好的开展中医诊断设备硬件研发,临床基础好的进行临床疾病中医诊断研究,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近20年来,王忆勤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6名、硕士研究生34名,其中12名先后获优秀毕业生及优秀论文奖,她指导博士后6名,其中1名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后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医研结合 薪火相传

王忆勤拥有教师兼医生的双重身份。她从教31年,而从事中医儿内科临床工作已38年。作为医生的她,在临床上重视辨证施治,平均每周门诊治疗患者300人次以上。她对待每一位患者皆如春风般和煦,几十年都保留着一处普通门诊挂号,以方便经济不宽裕的患者前来就诊。她医术精湛,治疗儿内科各系疾病颇具疗效,尤其擅长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在哮喘治疗中,王忆勤在继承、吸收前辈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学术思想,勤用古方,临证变通,获得良好疗效。

在从医的同时,王忆勤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科研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医临床的发展。她当年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课题均是围绕中医药治疗哮喘开展。她主持的“宣肺平喘法治疗哮喘的机制和临床应用”获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与此同时,王忆勤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推广到实验室研究生的学术培养上。她所带的研究生课题均是以不同的临床疾病为研究对象,开展病证的四诊客观化研究。在研究生们努力做科研的同时,她还鼓励学生们挤出时间多上临床学习。在王忆勤医研结合的培养模式下,每年实验室的毕业生几乎都穿上白大褂走向临床,为中医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王忆勤对祖国医学情有独钟。她以发扬光大中医为己任,立志悬壶,30多年来全情投入,勤勉不懈,为培养一代代薪火相传的中医人、为推动中医创新发展竭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