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周到:逾92%本地患者接受中医药辨证施治,中西医协同救治成就“上海方案”特色
发布时间:2020.04.17点击:73
4月17日,上海举行市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新闻通气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上海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石克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介绍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西医结合救治的相关情况。
救治新冠肺炎病人中,中西医协同救治是“上海方案”的一大特色。
4月17日,上海市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张怀琼透露:
截至4月16日,全市共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628例,按境内和境外输入分类:境内病例339例,313例接受中医药治疗,占比92.33%;境外输入289例,210例接受中医药治疗。
特别是在危重症病人救治中,中医药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本市收治的31例重型、危重型患者中,有29例临床救治中全程应用了中医药治疗。对于重型合并腹胀、高热患者,使用中药治疗可起到截断病情作用,有利于减少重型转为危重型的发生。
张文宏:中西医并重,共同弥补短板
在很多次发布会上,大家都在问我中医的问题。
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每天带领着中西医团队共同在新冠肺炎救治第一线——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与新冠病毒博弈。
在张文宏看来:“新冠肺炎病情一来是遭遇战,打的比较匆忙,随着后面救治,中医的威力显示出来。就像武功一样,有的发威快一点,有的发威慢一点。随着中西医合作,看出来中医也不慢。”
每天上午,上海各大医院的顶级救治专家会共同组成“查房天团”。中医参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集中全市中医力量。全市的近20名中医骨干参与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病区救治工作。
张文宏透露,上海对新冠肺炎病人的查房制度完全是中西医并重,“我是西医的,西医先查房,然后中医独立查房,查房以后我们会共同进行协商,我们这个团队非常融洽,中西医融合的查房制度,在整体病人中间,在上海本地病例中几乎有93%病人用了中药,都是中西医融合治疗的结果。”
张文宏笑言,他的中医都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教的,不过有时候西医专家和中医专家也会在用药上面有分歧,对此张文宏表示,“在查房过程中,毛恩强教授积极主动的用中药,中医就会表示不同的意见。中医有时候总的策略一样,但是每个人用药会不一样,就会有矛盾和冲突,我会一边倒的支持中医专家的方案。”
在张文宏看来,西医看病和中医看病不一样,“对于新冠肺炎,中医都认为是外邪,相当一部分病人会有腹泻、肠胀气的症状,有些病毒在肠道累积。出现这样的症状时,就要让病人通大便,对此西医有西医的做法,中医非常好的解决肠道问题。”
“我从中医同道那里学到很多的东西,学到中医的思维。”张文宏认为,西医对病毒集聚的研究是比较滞后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西医还没有了解清楚的时候,中医的理念会有效果。中西医学科的理论体系不同,研究的着力点不同,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宽容的心态,中西医并重,共同弥补短板。上海的学术界宽容,兼收并蓄。
对此,毛恩强很赞同:“我对中医学了点皮毛。中西医协同方式方法非常好,没有任何一个人你排斥我,我排斥你。文宏一直和我说,我们是中西医综合起来,另外西医中医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毛恩强也表示,会从西医角度研究肠道,在查房的时候,偶时候会碰到中西医之间的用药方案冲突,但是在西医没有特别好的效果时候,中医就有很好的效果。
上海强化一线救治团队中医力量,坚持辨证施治
张怀琼介绍,本市注重加强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救治全过程的中西医协同,形成重型病人中西医联合救治、普通和轻型病人中医巡诊的全面协同工作机制,中西医临床专家共同研究并实施临床救治措施。中医药全程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西医结合救治经验已被纳入《上海新型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
在专家层面,市级中医专家组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专家组组长吴银根第一时间率领专家团队研究制定上海中医诊疗方案,专家组成员及时入驻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儿科医院,全程指导中医临床救治。同时,强化一线救治团队中医力量。
上海坚持辨证施治,在具体遣方用药上,结合麻杏石甘汤等有效经方和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做到源于经典而不囿于经典,一人一策因人施治;
在治疗方法上,根据轻症、重症或危重症等病人不同情况,灵活采用口服、鼻饲、灌肠等不同给药方法,使每个患者得到最佳的个性化治疗。
在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市级中医专家组高度关注中医救治情况,在梳理临床治疗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对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调整优化。
中医药对改善发热、咳嗽、咽痛、食欲不振、乏力、便秘腹胀或腹泻等症状具有优势。据对本市轻型和普通型确诊病例的不完全统计,伴有腹部胀气患者经中药干预后近90%症状有改善,伴有消化道症状或呼吸道症状患者经中药干预近70%症状有改善,伴有发热患者经中药干预后近50%体温恢复正常。另有8例患者经中药干预后肝功能指标显示有好转迹象。
“中医治疗重症不慢,也很有用武之地”
中医专家是如何参与新冠肺炎治疗的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透露,上海专家组查房,是融洽的团体。有些是中医更加擅长的领域就及时讨论,再进行中医查房。
中医在救治新冠肺炎病人中有很多闪光点。中西医协同,就像少林和太极,都是中华武术,西医治疗效果迅猛,中医调理源远流长的方法,甚至重症病人也可以发挥作用。中医治疗重症不慢,也很有用武之地。
在张炜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一位危重症病人的肾功能不好每两天就要透析,用中医的肾气丸,慢慢地就有了小便,有了最终肾脏的改善。在病人非常严重的时候,保障的肾功能。
第二个病人现在还在公共卫生中心,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有75%肺纤维化,气胸,ECOM用了很长时间,中医用化纤维化的方子,最终呼吸功能在恢复,逐渐对呼吸机的依赖也在减退。在危重症的阶段,西医先救治回来,中医再逐步恢复器官功能。
上海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石克华先介绍两个中西医成功救治的病人。
有两位患者病情非常严重,辨证施治,与西医治疗一路相伴而行。这两名患者都获得很好的疗效,出院了。
有一位老先生用ECOM,有五六天大便不通,情况危急。中医专家就给他用了中药治疗。中医团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处方。患者状态越来越好,顺利ECOM脱机,慢慢地恢复,顺利出院。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发挥更好的作用。轻症早期给予中药干预,阻止病情的发展。在重症方面出现高热不退的情况,胸闷气喘,有的还会出现胃肠道症状,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给予宣肺平喘,减轻胸闷气喘的症状,降低了死亡的风险和病情的恶化。
还有些患者消化道症状,中医给予清肺化湿,使得病人肝功能、胃肠功能都能达到正常状态。
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取得了更好疗效。
儿童、留学生多用中药
对于儿童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医也参与了很多。张怀琼介绍,中医药对儿童患者救治具有独特优势,轻型、普通型儿童患者运用中药调理,临床显示有较好效果。本市共收治儿童确诊病例49名,有25例患儿在救治中使用了中药,其中2例患儿使用纯中医治疗。
张炜也经常到儿童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儿科医院参与治疗。张炜表示,小朋友轻症比较多,用一些中医中药,西医用一些对症的方法,儿童呼吸道中医干预比较多一些。
儿童变化比较快,中医稍微驱邪一下,就能扶正,自己的生机恢复,比较容易不往重症方面走。这也是儿童得益于中医中药的原因。
中医对于境外输入性的病人有什么效果?张炜认为,留学生几乎都用中药,几个同学吃了中药很快就能出院了,留学生们对中医很接受。
还有一类是华裔的,高热积极吃中药,最后没有变成重症。剔除外籍的,中医治疗占80%左右。每位病人充分沟通,征求用中医的意见。
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中西医还将继续合作。
张怀琼表示,中西医一起救治总的目标是为了病人好。新冠肺炎疾病还在发展中,对疾病还在认识中,对新冠肺炎的康复领域上进行中西医协同研究,对整个全过程都会有后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