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东方网:你为什么学医?在医学专业“招人难”的今天,这些医学生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0.03.20点击:388

2020320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320日报道:对许多医学生来说,踏上学医路时或许仅怀着一颗平常心,但走上这条路后,却必然要面对生命交予的重担——这是医者的使命,也是医者的担当。320日下午,青年战·云课堂系列在B站直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教授在线主讲了疫情下的医学生使命与担当一课。范先群在课上介绍了上海支援武汉医疗救援队中年轻医护的先进事迹,也介绍了众多医学生在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中展现的青春风采。

曾经有这样一句俗语流传甚广: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学业任务重、工作压力大,最危险的时候更要迎难而上……似乎愿意学医的年轻人正在变少,医学专业的招生也越来越难。那么这些正在医学院里苦读,将来要接过救死扶伤重担的年轻人,他们学医的初衷又是什么呢?

公共卫生专业学生:敬畏生命,守护健康

胥婷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18级公共卫生专业在读硕士,在高中毕业选填志愿时,她就一心想着要学医。一方面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对这个职业本身的向往,另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具备一定的能力守护家人的健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胥婷同学

由于胥婷当时是文科生,没法选择临床专业,于是就选择了相关领域的公共卫生专业。在学习和实践中,胥婷对公共卫生的理解逐渐深刻,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社会各界也都认识到公共卫生体系所承担的重大责任。公共卫生是医学专业的分支之一,但是它和人们普遍理解的临床医学具备很大差异,临床医学以个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主要负责治病救人;而公共卫生研究对象是社会人群和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公卫学生,胥婷希望自己能努力夯实学术基础,提高实践能力,在公共卫生领域专注发展。


上海交大医学院张舒娴同学

 “我学医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当时只是觉得如果学医,家里人如果遇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有人可以照顾他们会方便些。2017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在读的张舒娴坦言,那时并没有什么悬壶济世的崇高理想。

在医学院学习公共卫生专业以后,张舒娴慢慢发掘到了公共卫生独特的魅力。公共卫生的工作很多时候不直接救治病人,但是又和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从面向公众的医学健康科普,到面向临床的流行病学调查,又如此次肺炎疫情中的风险预测、应急管理、医疗资源供给等,都离不开公共卫生专业人士的参与。

 “可能在此次的疫情之前,公共卫生对于大众来说还很陌生,而现在大家都开始看到公共卫生体系在疫情防控的重要作用。张舒娴对从事公共卫工作的前景非常看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启动了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治理及影响专项项目,我觉得公共卫生领域随着健康中国2030’的实施,将来会有更加长足的发展。

中医针推专业学生:照顾家人,也去治愈更多人

对医学生来说,照顾家人可能是个最大众的理由。不仅学西医的胥婷和张舒娴会这样选择,学中医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专业大一学生彭依宁也是同样的初衷。我从高一下、高二的时候就有了学医的想法。以前我问妈妈为什么读护理,她告诉我是想照顾外公外婆,这对我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我也想能用自己的所学更好地帮助我的家人朋友,也去治愈更多的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彭依宁同学

选择学中医,是因为彭依宁觉得中医更接地气,诊疗简单有效,是历史悠久的中华宝藏,既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医力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让彭依宁觉得有自豪,也有压力。她觉得一方面,中医“治未病的早期干预、综合治疗的整体调节作用对防控疫情具有明显优势,展示了自己的实力让一些谣言不攻自破,在抗疫战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另一方面,彭依宁也感到自己要更加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医,才能在国家社会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眼科专业学生:志愿转向却走上学到老的路

 “直到高考出成绩之前,我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医学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学专业19级博士在读的邢馨丹这样说道。在她心中,医生是一份很神圣的职业,从小她就觉得医生自带光环,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觉得人家闪闪发光。以前没想过学医,是因为觉得医生身上的担子太重了,别的行业失误可能损失的是金钱,医生失误损失的是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我怕自己不够严谨,怕自己承担不起责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邢馨丹同学

在填报志愿之后,邢馨丹被调剂到了医学专业。本着从小对医生光环的向往,也基于内心对健康和生命的敬畏,邢馨丹踏上了学医之路。从刚开始天真的以为,本科毕业进到医院踏踏实实工作就好了,到后来逐渐意识到,医学是要学到老的。邢馨丹意识到,有太多太多的疾病我们还束手无策,有太多太多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需要去探索,我想学习更多的东西,所以卯足了劲考研,来到了上交医学院。

读研究生期间,邢馨丹努力学习各种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在力所能及的科室工作中,邢馨丹认识到做一个医生,要努力、要严谨、要心存敬畏、也要活泼。下每一个医嘱都要严谨的思考,要对健康和生命心存敬畏,也要活泼而友好的面对病人,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也坚定了继续深造,努力做一个研究型医生的决心。


医学生到底要成长为怎样的人?在今天下午的云课堂上,范先教授群感言,上海医疗救援队的90医护们给武汉带去了上海青年的活力,温暖了患者的心,用行动证明了90后已经长大。范先群也鼓励广大医学生以奔赴一线的老师们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使命,展现出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爱的医者风采,让青春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开出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