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中国中医:【最美中医药人】深夜交谈,85岁的退休老中医为他竖起大拇指!

发布时间:2020.03.19点击:236

2020319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14日清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正在值班的急诊科主治中医师蒋世伟,听说医院将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襄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蒋世伟勇敢地在请战书上按下了自己的手印,2小时后就踏上了驰援襄阳的征程。在路上,他感慨地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我为自己的选择感到自豪。”

222日晚上,是蒋世伟在襄阳市中医医院隔离病区的第一个夜班。病区有一位患有重度焦虑症的老大娘,由于感染新冠肺炎无法送往精神病院进行治疗。虽然交班时查阅了她的会诊记录,也提前有心理准备,但当蒋世伟真正见到她时,才发现情况比预想的更加棘手。

据了解,老大娘感染并不重,但是由于精神原因经常不配合治疗。而此时又由于跟儿子有过不愉快的通话,导致她的焦虑情绪更加严重,并拒绝戴口罩。在这特殊的时期,对于患者的治疗又不能强制性约束,一时间蒋世伟有些手足无措,但他内心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不能放弃。短暂的自我调整后,蒋世伟充分发挥东北人“能说会道”的特长,通过近一个小时耐心细致地沟通,终于逗乐了老大娘,打消了她的焦虑,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蒋世伟这才放下心来。

工作中穿着防护服不能离开隔离区,所以接夜班前他不敢多喝水,每当这时候,即使蒋世伟又累又饿,但望着病区里睡得安稳的患者时,他由衷地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献血人数减少,血液供应面临挑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党委向全院发出无偿献血助力战“疫”的倡议书,得到积极响应。317日上午,该院共有60人参与此次无偿献血。

来自该院放射科的孔德伟是无偿献血的“老熟人”了,他长年参加献血,献血量累计近7600ml。此次疫情发生以来,孔德伟与放射科同事们坚守在医院抗疫一线,配合发热门诊完成相应影像学检查。得知受本次疫情影响,上海市血液库存持续减低,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此次“献血战疫”活动,他认为能以各种方式参与救治患者是作为医生的最大快乐。

该院的骨伤科医生夏烨是血站人见人爱的“大熊猫”,拥有稀缺“熊猫血”的他已经第五次参加无偿献血,他觉得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治病救人就是使命,献血也是践行使命的一种方式。他同时表示有着稀缺的Rh阴性血型,更应该将“哪里需要我,我就要出现”的想法时刻放在心头。

来自护理部的护士过锡艳表示,身边一批批医生和护士们驰援武汉一线、助力市公卫中心工作、投身发热门诊,他们的精神感染着自己。在坚守岗位的过程中,希望能用自己的热血为亟待救治的病患送去希望,也为抗疫前线的勇士传递奋战的力量。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

 “精准使用中医药,中西医协同起效,这样可以有效缩短病程,提高救治率……”疫情发生后,这是刘仁斌对同事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刘仁斌是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中医医学中心主任,也是十堰市新冠肺炎第二定点医院中医救治组组长。

在第二定点医院,刘仁斌等3名中医各自包联一个病区,在巡查汇总所有病例进行分析、研讨后,推出了一套具有十堰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案,包括针对高风险人群预防用方和新冠肺炎患者6种证型处方,分别针对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确诊但无临床症状和恢复期症状等,对症治疗更加精准,充分体现了中医药辨证施治、三因制宜的特色和优势。

一位68岁的女性新冠肺炎患者同时也是癌症患者,入院时伴有咳嗽、腹泻、肺部严重感染等症状,病情和精神状态各方面都不理想,刘仁斌接诊后,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9天后,患者肺部CT检查正常,连续两次核酸检测为阴性,达到出院标准。

一位75岁的女性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入院时各项指标非常不理想,上厕所都起不了床,吃饭也需要喂。经过多次会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0天后,患者转危为安,目前已1次核酸检测为阴性,出院在即。

刘仁斌认为,光有中医方剂还不够,还需要精准应用才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目前,在第二定点医院中医药诊疗新冠肺炎已经实现全覆盖,中西医协同起效已经收到良好的治疗成效。


甘肃省中医院

史晓伟是甘肃省中医院第六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员,一起来看看他的战“疫”日记(节选):

在我工作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分院呼吸四病区,住着一位85岁高龄的中医人,大家都说他性格古怪倔强,常常不配合治疗,他就是31床的殷老爷子。

那天晚上是我值的第一个夜班,我熟悉完病区负责的患者病情,忙完手头的活正准备靠椅小憩一会,突然接到护士站的电话,“史医生,31床患者烦躁,说他气短胸闷,要见大夫,监测生命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96%。”

 “好,我马上过来。”

 “爷爷,我是值班大夫,您哪里不舒服啊?”老爷子不说话,我把床摇高了些,护士小声告诉我,老人家是一名退休的老中医,是个孤寡老人,膝下无儿女。

 “爷爷,我是甘肃省中医院的大夫,我们是同行啊,让我给您把脉吧。”

听到我也是中医人,老人家绷紧的面容似乎舒展了少许,并没有反对我给他把脉。

  “您这是结代脉啊,以前心脏不太好啊!”老人家点了点头。

在做了相关检查排除老爷子的心肺急症后,我似乎感受到黑夜的寂静给老人家带来的孤寂。那天晚上,我和这位同是中医人的老人家聊了半个多小时,老人家告诉我他双手起皮是因为肺不好,因为“肺主皮毛”,聊天中,老人家矢气数个,自述气不那么短了,胸也不闷了,我说“这是肺与大肠相表里吧”,老人家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以后的每次查房,老人家都很配合,总有跟我们说不完的话题。目前老人核酸检测结果已转阴,肺部也恢复得很好,很快就要出院了。


云南省中医医院

318日下午,国家中西医结合重症专家组成员、云南省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叶勇和该院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汪凡、赵生银、管娟、张莉莉告别武汉,返回春城昆明!

离开之前,他们看到了什么?归来之后,他们想做什么?一起走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