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越来越多的患者喜欢上了中医 | 国家中医医疗队一线抗疫实录(四十二)
发布时间:2020.03.15点击:126
2020年3月15日
第二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广东省中医院
第二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陈名桂由于工作调整,不用再进入隔离病区。但他在3月10日,还是进入病区看望了一位总在找他的“老友”,一起来看看他们之间的故事。
3月10日,晴。
我轻轻敲开了病房的门,30床段叔叔一眼就认出了我,激动地说:“我终于盼到你来了!”
段叔叔入院后,一开始每天晚上都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为了帮助段叔叔早日摆脱对药物的依赖,安然入睡。我对他说:“段叔叔,我有两个中医的法子能帮助您改善睡眠情况,您要不试试?第一个是中医养生操八段锦,能锻炼您的心肺功能,我来教您做!”段叔叔开始并不相信,但碍于我的热情,就跟着我做了一次,没想到做完一次后,他就出汗了,全身舒畅了不少。从此喜欢上了八段锦,那天一下子连着做了好几次。
“你说的第二个中医的法子是什么?”段叔叔像尝到了甜头似的,对我的第二个帮助睡眠的方法好奇了起来。我拿出了我的法宝——耳穴压豆,不一会儿,我便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了段叔叔耳朵相应的穴位上。
段叔叔明天要出院了,他坚持找我是为了当面向我致谢,还问我能否再帮他做一次耳穴压豆。我欣然应允。为其操作时,他开心地说:“我要把亲身感受说一下,八段锦和耳穴压豆对我的睡眠有很大帮助。刚开始时我真不知道它的好处,坚持打了几天八段锦,贴了几天耳穴压豆后,在没吃安眠药的情况下就能安然入睡,昨天晚上还睡了6个小时,这在平时是绝对不可能。我非常相信中医药的疗效,八段锦和耳穴压豆非常有效。明天我要出院了,这两天一直在找你,想当面说谢谢你!”
段叔叔的话让我非常感动,我鼓励他继续坚持锻炼。这一个多月来,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不相信中医、到相信中医,喜欢上中医。看着他们的气色逐渐红润,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三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可以勇敢、可以果敢,因为我们有想要守护的人!”第三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罗瑾瑾说。
2月10日,罗瑾瑾前往武汉支援江夏方舱医院,3月10日,方舱医院休舱。在这一个月里,每天穿着防护服上班,6个小时后下班,再脱去层层的防护,罗瑾瑾发现最近流行网络的“网红印记”也都出现在了自己的脸上。她将自拍照发给闺蜜看,闺蜜说:“这么辛苦,你都快毁容了,有没有后悔参加支援?”罗瑾瑾坚定地说:“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参加支援,这应该是我人生中做过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3月12日上午10点左右,在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七病区内,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长张艳拍摄下了感人的一幕:28年军龄的上海医生樊民站在病床旁,回礼致敬即将出院的30多年军龄的患者。
原来,79岁的金老先生曾是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得知自己当日中午要出院,在樊民向其颁发了雷神山医院的“出院证明”以及由岳阳医院医护人员设计制作的“出院卡通画”后,金老先生面对着樊民,神情肃穆地敬了一个军礼,而此时的樊民也回了一个军礼。
“我们在病区里有一面爱心墙,贴满了病人对我们医护人员的感言和感谢信,这位老先生说自己年纪大了、手抖,写不了感谢信,就说‘我给你敬个礼吧!’我看他敬礼的姿势很标准就去问他,老人说自己是30多年的老兵,而我正好也是一名有着28年军龄的老兵,于是我也向他回了一个军礼。”樊民说。
第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月10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休舱。在休舱之前,这里发生了不少感人的医患故事,第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蔡亚宏就是主角之一。
“真的非常感谢你们,我睡得好多了!” 3月8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患者赵阿姨握着蔡亚宏的手连声感谢。
原来,赵阿姨转入方舱医院之后,心情焦躁不安,经过精心治疗后她的心情平复了很多,但随着同舱内的病友陆续出院,而自己的核酸检测结果一再未转阴,所以又开始焦躁失眠了。
蔡亚宏带着一瓶特制的精油,来到了阿姨身边。她轻轻地给赵阿姨进行“芳香疗法”,耐心地疏导她的情绪。经过蔡亚宏的心理疏导,赵阿姨终于放松下来。
“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为了缓解住院患者的焦虑情绪,蔡亚宏带领医疗队队员成立了心理护理小组。
她们经过认真研读治疗指南,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武汉市卫健委颁布的新冠肺炎中医药居家预防推荐方案中提到的香薰疗法,决定采用“芳香疗法”干预患者的失眠和焦虑。
同时,心理护理小组对每个患者进行心理测试,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精神状况;建立“中医心理疏导”微信群聊,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问题。24小时在线接受患者的心理咨询求助,通过心理量表测量,及时掌握患者心理活动变化,进行积极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顾,患者们都十分信任医疗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