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上海战疫】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战“疫”中讲好“育人大课”
发布时间:2020.03.09点击:244
2020年3月9日
面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人民战争,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向学校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发出倡议,吹响组建支援武汉医疗队“集结号”。学校系统派出四批次共227人驰援武汉,还有不少医护人员奋战在上海抗疫第一线。上海中医药大学用“全民战疫”这本教科书,为中医学子诠释“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上了一堂生动的“育人大课”。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越是危难时刻,越能彰显共产党员的光辉本色。
挺身而出冲锋前线的“医护战士”。附属岳阳医院樊民教授是2003年抗击SARS的“小汤山”老兵,2008年参加汶川抗震救灾,驰援武汉他又第一时间报名;附属普陀医院王雄彪教授是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提交科室支援医疗队名单时,他悄悄把科室其他成员替换成自己;附属岳阳医院龚亚斌和妻子——附属市中医医院折哲,是第四批医疗队中“最美伉俪”“最亲密战友” ……还有很多这样的“最美逆行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协同作战共克时艰的“科研战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终身教授陈凯先院士,组织优势力量和专家团队启动治疗新冠肺炎新药的研究;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吴银根,年过耄耋的他作为上海市中医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组长,主持制定《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针推学院房敏教授领衔研究团队,开展“中医科研抗疫”制作发布《抗疫强身功》视频……更多科研攻关项目在应急启动,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疫情防控一线!
践行大爱护卫健康的“科普战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终身教授严世芸,率领专家团队昼夜奋战,紧急编制《新冠肺炎中医防治读本》;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庆其,发表文章“从《内经》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和养”,并以电子版形式全网公开,供更多读者在线阅读增强防护意识;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医生崔松,通过科普直播向大众传播科学防疫等健康知识;康复医学院刘晓丹副教授等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合作,提出了全国首个针对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指导建议……虽未上前线,但尽己所能服务社会、心系人民群众安康!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党支部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协同作战聚合力。
争做师生的“服务员”。创新中药研究院党支部建立“一师一生安全档案”,对46名研究生的科研、学习订制个性化方案;对12名毕业研究生,精细化指导毕业论文撰写、修改,导师们的主动关心与帮助,缓解学生焦虑并坚定必胜信心。
善做市民的“宣传员”。博物馆党支部编写防疫抗疫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的科学益智竞答题并公开征集抗“疫”见证物,提供300份门票和亲手制作的香囊、艾条,做好中医药文化自信的传播者和培育者。
勇做患者的“管理员”。信息办党支部经过6天高效率、高质量地研发,及时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管理软件小程序开发投入使用,为新冠肺炎患者的数据管理、临床疗效评价起到了积极支撑作用。
勤做医护的“指导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成立上海中医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发挥思想引领作用。许多医护人员火线申请入党,目前共收到34份入党申请书。“火线申请火线成长”,学校系统14名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在武汉火线入党,并在入党宣誓仪式上郑重宣誓。
一场疫情,一次育人的课堂
育人不为教材所囿,育心不为知识所限。
这是立德树人的课堂。上海中医药大学林国强院士亲自写下告学子书,“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将是中流砥柱,守护生命、健康中国的重任将落在你们的身上!”真挚的话语和殷切的期盼,激发了医学生的爱国奋进热情。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没有局外人和旁观者,这正是一堂关于敬畏生命、关于勇敢付出、关于责任担当的人生大课。
这是文化自信的课堂。作为育人主渠道和主阵地,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积极开展“思政课战疫小课堂”专项活动,将中医药特色融入思政课微课制作,同学们感受到疫情防控的中医药救治力量,进一步增强了中医药文化自信和作为中医人的责任和担当,许多学生纷纷在家乡当起了疫情防控志愿者。
这是生命教育的课堂。学校在线教学“精彩第一课”,把课堂延伸到战“疫”前线“雷神山”。通过连线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护人员,让同学们感同身受前线最真实的“战场”、临床案例和中医战“疫”过程,为同学们进一步认知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价值观提供了最鲜活的“教科书”。
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青年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们关爱学生不断线,纷纷通过QQ、微信群开展师生互动,引导他们从“逆行者”的大爱中学会感恩,做一个传播爱、奉献爱、充满爱的人。同学们感知来自祖国来自民族的力量,更加坚信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坚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上中医人将战“疫”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融入“三全育人”,引领学生做好生命健康“守护者”、家国情怀“修行者”、文化自信“识途者”,践行大医精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