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春战“疫” 他们用行动践行中医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发布时间:2020.02.27点击:1082
2020年02月27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白衣战士”积极响应号召,奔赴武汉,义无反顾奋战在防疫一线。看着前辈们努力贡献中医人的热血与力量,当代中医青年也不甘示弱。上海中医药大学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同心战‘疫’”志愿服务系列活动,鼓励学生自发参与、发挥特长、热情奉献,在不同岗位上贡献抗疫力量。
活动一经发布,就吸引了近200余名大学生踊跃报名,他们有的温情守护“后方”医属、有的驻基层坚守社区一线、有的赴医院协助医师,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工作,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用理想信念、用青春热血、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医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您牵挂的家人有我们陪伴!”——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用温情守护逆行者大后方
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通过让大学生与学校附属医院一线抗疫医护人员家属结对的方式,帮助无法亲自照顾家中子女和老人的医护人员家庭,进行子女学习辅导及老人健康咨询,关怀陪伴他们,共度这段战“疫”时光,让“逆行英雄”安心、暖心。
活动一经开启,就收到了近50名学生的踊跃报名。综合考量医务工作者家庭相关情况和实际需求后,最终遴选8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结对帮助。
陪伴“逆行英雄”子女,提供学业和生活指导。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ICU护士长唐欢作为上海市第二批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队员已奔赴武汉一线,她先生在家承担照顾家庭的主要责任。16级市中医临床医学院沈正寅和19级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姜汶伶参与了对接志愿活动,他们倾听对方诉求,针对性地对唐欢孩子提供学业指导与心理支持。刚成为大一新生的姜汶伶表示,尽管自己尚无法前往一线救治病人,但也想通过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一线医务工作者们感到温暖,“希望能让他们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与他们同在,我会陪伴唐老师孩子一起等待春暖花开,妈妈平安归来之时!”此外,姜汶伶还报名了上海黄浦区防疫工作志愿者,在后方为控制疫情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光华医院医师汪荣盛是一个二胎家庭,当汪荣盛奔赴前线战“疫”后,她妻子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看两个孩子,有时实在是忙不过来。19级中药学院沈智灵和18级针灸推拿学院李凡莲参与结对后,负责监督孩子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完成每日计划,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进行作业辅导和心理支持。此外,两位志愿者还录制了五禽戏功法视频,在线开展功法教学,指导小朋友强身健体,帮助他们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特色与魅力。沈智灵很敬佩前辈“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希望我们的帮助可以表达对一线医护工作人员的支持与感激!”李凡莲则表示,会继续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为这个无私奉献的家庭带来温暖与关怀,盼望援鄂英雄早日平安归来。
关心家中老人,提供线上健康咨询。同在一线奋战的吴怡颖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的一名护士,与她结对的是岳阳临床医学院2015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宋时雨和护理学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的高晓妍。两位学生结对后得知吴怡颖一直放心不下独居在家的外婆,于是通过电话沟通了解需求,提供帮助。吴怡颖的外婆业余生活十分丰富,喜欢戏剧,宋时雨就找了越剧经典唱段歌单给外婆听。老人患有高血压病史,年前还得了带状疱疹,高晓妍便整理了一份高血压护理小贴士,及时提供居家健康咨询。
光华医院男护师秦明是个95后,与帮扶他家庭的15级市中医临床医学院的刘爽和18级基础医学院的周孜奕年纪相仿。在一线奋战护理病人的他无时不刻牵挂着母亲。得知阿姨受到眼疾困扰,刘爽和周孜奕详细询问病情后,向专业老师请教,给出相关日常治疗建议,同时安抚对方心理。刘爽作为同乡,表示“电话那头传来的家乡话让人倍感亲切。”周孜奕得知秦明因工作繁忙,平均每周仅与母亲联系两次后,就多与阿姨交流谈心,从谈话中他感受到了秦明母亲对儿子满满的自豪,也表达了自己对一线奋战医务人员对钦佩和敬仰,“我们虽相距千里,但心与心是相连的,我们会为秦明打气,通过努力,争取早日打赢抗疫战!”
抗击疫情,八方驰援。对于这段志愿者服务的经历,参与的大学生表示,尽管所做甚微,但一通电话、一封讯息,便能将心的距离拉近。或许这些关心只能够起到抚慰作用,但坚信微小的善意也可以凝聚成一捧温暖的火焰,去融化整个凛冬。
志愿服务在社区——医学生在后方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里人担心我从事社区消毒志愿工作也会存在感染风险,但我会做好防护措施。作为医学生尚不能去一线,还是可以通过捐款和社区服务来和医护人员并肩战斗的。”2016级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的霍光远在疫情发生后,主动承担起给社区街道、楼道消毒的任务。她想尽自己所能,贡献力量,相信只要大家凝心聚力,此战必胜。
16级护理本科班刘雨纯热心公益,她不仅是护理学院第三届学生会主席,还是一名优秀学生党员,经常带头参加校内外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看到很多护理医护人员前往武汉一线支援,她内心极为触动,当所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博山居委会社区需要预防疫情志愿者时,她立刻报了名。“危难时刻,党员就应挺身而出,为人民服务不是豪言壮语。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想踏踏实实做点事。”能为疫情做些力所能及的“后勤工作”,她感到十分荣幸,认为这也一名学生党员的职责。
志愿服务在家乡——让温情陪伴,贡献积极力量
2018级针灸推拿学院的古丽扎·成刚居住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医护人员匮乏。疫情发生后,她投身当地疾控中心,参与了五天志愿服务,主要负责照顾被隔离人员,每天要工作十几小时。为了安抚留观人员情绪,古丽扎·成刚还会教他们打太极拳。看到很多共产党员冲在了疫情一线,古丽扎·成刚深受感动,“等这次疫情过去,我也要递交入党申请书。”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钢山街道昌平社区有6000余户常住居民,而社区工作人员仅有7名。疫情严峻,面对防控工作人员紧缺的问题,19级护理(中外合作)班的孙宜萱挺身而出,与在街道社区工作的父亲携手上阵,学以致用,动员家人和社区居民一起帮忙,防控疫情。张贴通知、入户宣传、统计数据、绘制表格、电话核实……这些都是孙宜萱志愿服务的日常工作。在接受《济宁晚报》采访时,她表示:“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参加防控工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从父亲和其他党员身上学到很多,今后我会更加积极地贡献力量,开学后就递交入党申请书!”
类似在家乡进行志愿服务的还有来自广东汕头的郭怡洵,作为2019级中药学(专升本)的学生,他参与了省道单向卡口人员的体温检测志愿服务,每天需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往往回到家消毒完,倒头就睡。郭怡洵表示,“我很心疼那些在疫区、一线防控防治的医护人员。他们顶住了极大的压力,没日没夜战斗,为我们筑起了防护屏障。通过这次志愿活动,我感受到了战疫的艰巨,我愿意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一份贡献!”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们说:这个冬天,迎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护人员纷纷冲上前线,抗击疫情,他们离开家庭,舍弃小我,与时间赛跑,挽救病人的生命。我们敬佩战“疫”白衣战士,有幸能在他们的后方贡献力量,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我们所带来的温暖。作为新时代中医青年,或许尚不能奋战在一线,但我们愿意站在“逆行勇士”的后方,尽一份绵薄之力,守护家人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