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新华社:【驰援日记】樊民:我的胸前写着“樊大侠”,挺好挺霸气!

发布时间:2020.02.24点击:44

20200224日            记者:袁全、仇逸

疫情就是命令,在接到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的通知后,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分队第一时间驰援武汉。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医疗队19日下午开始了收拾病人的工作。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七病区主任樊民,记录下了前方收治病患的工作情况。以下是他的日记。

接收病人的指令终于来了!真正的实战开始了!队员们利落地换上隔离衣和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口罩和手套,一个个都像宇航员。上海中医医疗队副领队、岳阳医院副院长李斌突发奇想,在我的胸前,赫然写上了樊大侠三个大字。大侠不敢当,但是我觉得这个名字也挺好,非常霸气。

队员们排列整齐,在门口迎接病人。救护车一辆一辆地开来,大家都主动迎上前去,把病人带来的行李、病例资料等等顺手接过。很快,七病区的48张床位全部收满。

询问病史的过程中,病人们得知我们是来自上海的医疗队,都说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他们普遍对我们上海医疗队的工作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肯定。

邓玉海和姜恺两个医生主动报名,在值病区开科第一个大小夜班,所以白天队里就没有安排他们去参加收治病人的工作。但在大部队出发的时候,他们仍想参与收治,偷偷混进队里,被我一眼发现。我严词拒绝了他们,因为保证充足的休息才能保持充分的战斗力。

第二天一早交完班后,大家一起梳理了昨天收治病人的情况,分析病人的病情。李斌副领队身先士卒,带领几个早班的医生查房,查看每一个病人。他向患者介绍常规的治疗方案,同时向大家详细解释结合海派中医特点的中医治疗方案,鼓舞人心的话语,迅速提升了病人对我们海派中医的认可度和支持度。很多患者表示对战胜疾病有了更强大的信心。

除了药物治疗,医疗队也是人尽其用,龚亚斌和侍鑫杰医生会针对病人的病情和症状开展针灸治疗;王振伟向病情较轻的患者教授岳阳医院呼吸六字诀,希望提升病人的肺部功能,促进肺部功能的尽快康复;吴祎和张熙两位医师一直在病房里忙前忙后;张艳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也非常给力,年轻的姑娘们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即便累到坐在凳子上起不来,也毫无怨言。看到这些,我真的非常感动。

我们给所有的病人都开出了中医治疗方案处方,当天,所有的病人都喝上了具有海派中医特色的中药药剂。

回到酒店驻地,看到几个队员又在搬运医院给我们送来的物资。后方的物资供应真的是让我们都觉得有保障,很暖心。

辛苦的一天又过去了。希望这个疫情就像武汉的天气一样,逐渐清朗起来。希望武汉真正的春天能够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