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最美中医药人】“累吗?”“累!”“能坚持吗?”“没问题!”
发布时间:2020.02.23点击:197
2020年2月23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2月19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派出医务人员,作为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该院医生孙海峰记录下了此次支援武汉的心路历程。
上午10点,上海市第八批赴鄂医疗队一行500余人在虹桥机场集结。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有些情绪低落。昨晚儿子把他一副心爱的动物扑克牌放在我的行李箱里,并告诉我:“爸爸你有空了可以和你同事一起玩哦!很好玩的。”今天出发时看着熟睡中的他,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14点30,飞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看着空无一人的道路,更加感到自己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的行李到酒店后,兄弟姐妹们你搬、我推、他消毒,分归各处,待全部安顿妥当也快近子夜了。
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早日战胜疫情!
浙江省泰顺县中医院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谢华宝和项丽丽便很少见面。浙江省泰顺县中医院这对特殊的“夫妻档”一天中为数不多的相见,发生在凌晨3点的家中。
夫妻俩在抗疫一线是战友。谢华宝是泰顺县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现在发热门诊上班;项丽丽是急诊科护士,现在发热门诊分诊台工作。
他们有两个孩子,目前孩子都由他们自己带。妻子项丽丽常常是凌晨3点下班回去,在家里跟丈夫谢华宝交接班后,丈夫再来医院上班。
“我今天凌晨4点碰到他一起下班,听他说今天回去洗个澡终于可以补个觉了,因为这时候孩子们还没醒。”谢华宝的同事介绍,谢华宝很多时候都是凌晨4点到8点的班,下班回去后孩子们刚好都醒了,就没得睡了。
尽管如此,谢华宝对现状却很知足,“虽然我们夫妻俩都在一线工作,家里两个小孩也需要我们自己带,确实挺辛苦,但是院领导很照顾我们,给妻子排的夜班比较少,更何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们俩都以能在一线奋战尽自己一份力而骄傲。”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第一时间组建医疗队驰援湖北。在疫情最前线,医疗队队员林晓婷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受。
我结束凌晨4点到8点的班后,这会回到酒店刚洗完澡。刚在回住处的路上我发了条朋友圈,说了说自己内心的感想:
今天是援鄂的第11天,也是转战金银潭的第5天。在连续上完4个夜班回酒店的公交车上,我看着队友发给的照片,在心里问自己:“疼吗?”“疼!”“累吗?”“累!”“能坚持吗?”“没问题!”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是一名护士,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要用一辈子去践行的职业信仰!
……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真的很有成就感,看着他们(患者)一个接一个出院,真是比什么都开心。”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中医师李少峰说。
2月6日,李少峰随江西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驰援湖北随州。医疗队到达随州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之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敲定值班流程、调整治疗方案、梳理感控流程。
“到达的第二天,我们就跟人民医院的同事说,把重症患者放到我们这一组,一是他们确实太累了,另外我们这一组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比较多,治疗起来更有针对性。”在医疗队的帮助下,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住院患者病情稳定,治愈患者数量也在稳步增多。
一位康复出院的患者说:“感谢人民医院和不远千里支援我们的江西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让我们可以这么快出院!”
湖北省钟祥市中医院
“向周继同志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他主动请缨参加钟祥市冷水镇疫情防控工作……”这是湖北省钟祥市中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周继家乡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写给他的感谢信。感谢他坚守在农村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春节前夕,正是周继在家休息的时间,恰好这段时间他女儿从武汉回家。“因为我女儿从武汉回来,为了保证他人安全,我们一家人都需要自觉在家隔离14天。”周继说。
就在隔离的这段时间,周继知道自己在医院的同事们开启了无休假满负荷工作,虽然他也想和同事们在医院并肩奋斗,可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作为医生虽然去不了医院,但隔离期满后我总要做点什么。”周继下定决心,在新冠肺炎防控这场战斗中,绝不能做“逃兵”。
“在武汉‘封城’之前,我们镇每天有大量农民工返乡回家,我要配合镇工作人员做好筛查工作。”隔离期一结束,周继便立即申请参加农村疫情防控工作。
在冷水镇上岗后仅仅6天,周继就为985人检测体温,排查车辆450余辆,发现疑似病例5起。通过当地卫生院进行筛查后,分别于当日送往定点医院治疗。
在农村疫情防控的这段时间,周继看到农村防疫物资不足,便自掏腰包,买来手套和矿泉水。对于这些义举,他只是说了一句:“我是医生也是党员,保护好大家的身体健康,是我的本职工作。”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葛院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梁道业,在与时间赛跑的间隙,利用休息时间写下日记,记录自己在武汉沌口方舱医院的工作状态。
来武汉已经3天了,这几天从早到睌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院感防护训练做了一次又一次。今早吃完早餐,正在培训时,方舱指挥部发来急电:马上出发上战场,收治新冠肺炎病人,预计收住500名患者。
一路上,大家脸色凝重,或许都和我一样,既兴奋又紧张,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马上就上战场了!
穿戴防护装备时仍有些惴惴不安,还好现场监督的感控人员很细心,也很贴心。“不焦急,慢点,检查再检查,保证安全!加油!”暖心的话语让我的眼角涌出了泪花,护目镜也朦胧了起来。
防护装备穿好后,我们瞬间变成了笨笨的“大白”。难忍的窒息感,闷浊的空气,朦胧不清的护目镜,让我们只能缓慢行走。
一个,两个,三个……患者不断地收进病房,紧张的战斗打响了。没有犹豫退缩,一个个“大白”一刻不停地穿梭在病床边。不知不觉,汗水浸湿了内衣,护目镜上水蒸气凝结成水。
出舱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早春的武汉依然春寒料峭,但相信不久的将来,武汉将春暖花开,美丽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