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上观新闻:张炜——新冠肺炎属疫病, 对应“热燥”上海调整方案,不建议中药预防

发布时间:2020.02.18点击:256

2020218日        作者:顾泳

统计显示,目前上海市确诊病例中,运用中医治疗的占比为91.2%,其中服用汤药者占比66.5%

【人物简介】

张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中医药防治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科技攻关工作组成员。

 17年前抗击非典过程中,传统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参与新冠肺炎患者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期和康复期的全程干预。统计显示,目前上海市确诊病例中,运用中医治疗的占比为91.2%,其中服用汤药者占比66.5%

作为祖国瑰宝,历经千年积累,中医在数次瘟疫中均以出色表现,护佑华夏民族生生不息。针对全新的、未知的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是如何介入干预的?记者就此专访上海新冠肺炎防控市级专家组成员、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教授。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上海制定并发布了《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中医诊疗方案,迄今全市累计44642名医务人员参与培训学习。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实际应用改善了患者哪些症状?

张炜:中医角度来看,传染病就是疫病,新冠肺炎是由湿瘟导致的疫病。我们第一时间介入后发现,确诊病例由瘟病、湿毒所致,同时根据这两点有的放矢精准对症改善。

具体说来,应对湿毒患者出现的发热、舌苔腻、乏力等症状,国家诊疗方案推荐藿香正气系列;应对持续咳嗽、重症缺氧患者,方案明晰可应用汤药、中成药,通过口服、鼻饲、灌肠等方法,主要作用于退热。临床来看,患者只要解决了退热这一关,整个救治面貌就能得到很大改善。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提及,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与新冠肺炎的症状非常贴合。除了呼吸道症状,消化道表现在许多患者中同时存在。早期轻症患者有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则伴有明显腹胀,通过中医内服、外敷、灌肠等方法,能明显改善消化道症状。

体温等均正常的恢复期患者,部分仍有不适症状,痰液及大便中持续核酸检测阳性,提示带有病毒。针对这类患者,中医向来有瘥后防复理念,利用汗吐下三法助患者尽快排除毒素,可迅速缓解症状。

临床应用实际成效,已为中医药带来很好佐证。目前,上海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中药使用率达100%,灌肠法等显著改善了患者普遍伴有腹胀、大便闭结、高热并存现象等症状。而上海收治的10例确诊患儿,均未使用抗病毒药物,给予对症治疗及中成药、院内中药制剂治疗,迄今已有5例患儿痊愈出院。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从非典到新冠肺炎,历次抗击病毒过程中,中医都有很独特的表现。针对这些人类并不太了解的新型传染病,中医治疗有怎样的理论支持依据?

张炜:纵观历史,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与疫病作斗争的历史。我们从《黄帝内经》、《伤寒论》到《瘟疫论》等可见,中医应对疫病的理论体系其实是很完整的。中医针对传染病诊治,可分为三把尺子。具体为,以应对寒象为主的六经辩证,以应对热象为主的卫气营血辩证,以应对湿邪为主的三焦辩证

各类传染病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层出不穷,但中医看来,万变不离其宗,传染病根据其症状归类到这三把尺子,往往治疗会起效。非典期间,患者以热象为主,卫气营血辩证实现了很好的疗效。这次新冠肺炎患者则以湿邪为主,恰好应对了三焦辩证

在国家版中医药诊疗方案基础上,上海方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作了一些调整。我们在临床发现,上海确诊病例热、燥两证比武汉当地患者更明显,因此,轻症患者治疗中,增加了黄连等苦寒、清热的成分,同时应用升降散去疫毒,帮助轻症患者缓解病情。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时至今日抗疫战已持续一个月,上海中医药诊疗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是否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微调?

张炜:月余左右的实践中,上海方案也在不断优化改进,这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危重症抢救十分棘手,近两日我们会发布《上海中西医结合诊治新冠肺炎专家共识》,针对危重症病例一事一议,有的放矢改善其退热、腹胀等问题。其次,痊愈患者日渐增多,国家诊疗方案已明确,康复患者归类到肺脾两虚型,从上海实际情况看来,气阴两虚型更多,因此我们增加了气阴两虚型病案归纳。医生会在患者出院前辨证论治,开出中药调理处方,供患者出院增强免疫力。最后,目前国家方案尚未提及患者后续康复环节,我们将在《上海中西医结合诊治新冠肺炎专家共识》内,补上呼吸康复这一块,分门别类制定肺功能康复内容。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海派中医始终在祖国中医宝库中独树一帜。此次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海派中医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您推荐市民日常服用中药来防病吗?

张炜:海派中医向来对热病、传染病诊治非常有经验,有着良好传统。从历史来看,治不好传染病的海派中医,在上海滩无法立足。威名远扬的丁氏内科,是看伤寒起家的;孟河医派四大家——丁甘仁,因诊治烂喉痧而闻名。17年前抗击非典,上海由国医大师颜德馨带队,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由上海市名中医吴银根带队,制定中医药诊疗方案。海派中医有其自身特点,疫情刚开始时,我们曾根据上海情况拟定过协定方,协定方很灵动,对湿邪抑制颇为有效。

接下来,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方案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梳理临床抢救难点之时,利用远程会诊,为疑难杂症诊疗、为基层技术普及培训做出中医应有的贡献。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是药三分毒!对于没有接触史、没有症状的普通市民,并不建议吃中药,否则只会弄巧成拙,引发不良反应。针对高危特定人群,我们已拟定预防方案,目前,全市发热门诊(尤其中医医院)患者诊疗中,提供中药协定方、中药院内制剂、中药预防汤剂等多种防治手段,以期尽快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