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抗疫日记丨“我们只是做了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会做的事”
发布时间:2020.02.13点击:142
2020年2月13日
文丨黄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距离第一批曙光医院援鄂医疗队出发前往武汉湖北已经过去了整整20天,大家都关心,牵挂着她们的近况。支援队员之一的黄凤记录下了最近这几天发生的事……
你我搭班,互依互伴
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搭班的护士在工作中因缺氧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我为她按摩内关穴,合谷穴,同事的不适感有所减轻,但继续工作30分钟后,又感不适。
这个时候临下班接班还有2个多小时,但身体已经不允许她继续工作下去,万一在病房晕厥,就需要按暴露处理。我顶下了同事负责的病人,让同事赶紧离开病房。虽然一个人负责8个重症病人确实有些忙,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都是“战友”,战友安全,就是我的安全。
不仅是护士,角色灵活换
工作的第一周,我是责任护士班,患者所有护理工作都需要责任护士完成,可以说既是护士,也是护工,还是家属,亦是“心理咨询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31岁的患者有个女儿4岁,每每想起女儿都是红了眼睛,情绪低落。
“我也有个女儿,13岁,你的孩子四岁,正是天真可爱的时候,我们家这位青春期,像个小刺猬”,为了纾解患者的情绪,我和她聊起了家常,“等疫情好了,你可以带孩子去我们上海迪斯尼,我可以给你写份攻略,取完票先玩……”
我感到,这个时候,我们不是护士和患者,而完全是两个宝妈、闺蜜,聊着育儿经验,出游攻略……患者能暂时忘了病痛,多一些微笑和期盼。
希望疫情能早日抗击成功,我们都能早日回归自己平时的角色。
没有不能适应的班
第二周,我在北三病区做12小时主班。因为系统不同,操作不一样,有种“回到了新职工时段”的感觉。为更好开展工作,只好利用休息时间去七楼学习,讨教经验。
危重病房患者治疗,用药,检查较多,一点不能弄错,主班每抄出的一张治疗单都要确保正确,主班工作的空隙,需要抓紧时间帮治疗班冲配补液,摆药……
一周后,我又轮做责任护士班。工作交接时,我把主班的工作注意事项悉数告知后一班的老师,写下注意要点压在台板下,并在黑板上留下了重要联系电话,希望后一班的老师能够少走一些弯路。
“我是带着任务来的”
临行前,周华院长对我说:“作为组长,完成好工作,保护好自己和队友,安全去,平安回。”;父母家人关照我:“一定照顾好自己,家里不用牵挂。”;同事朋友交代说:“平安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辛苦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多休息……”
这些嘱托,我都记得。
其实,在这场战“疫”中,大家只是工作地点不同,没有前线后方,哪里都是战场,希望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完成任务。在武汉支援的我们只是做了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会做的事,却得到了太多的关心和关注。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关心,也为每一位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抗疫做出贡献的大家点赞。
△因为有很多重症患者无法起来如厕 ,考虑到有些患者的家属也在隔离中,无法及时送来尿布和床垫, 我们就从住处拎着一些支援的物资去医院,解患者燃眉之急。(诸玫琳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