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解放日报·上海观察:十大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书写同一个字:创新的“新”

发布时间:2017.01.16点击:146

摘要:

历时两个月线上线下票选,2016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今天揭晓。

作为要查房要开刀的外科医生,乐飞坚守临床教学一线,成为最受本科生欢迎的“Happy哥”——这是创新;作为一支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的科研团队,东华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们“上得了讲台、下得了车间”,解决“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穿衣”问题——这是创新;作为85后的上海女小囡,从所谓“非重点中学”毕业的应佚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国内首位“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这是创新;作为中医药院校的解剖学教师,张黎声与被称为“大体老师”的遗体捐献者一起,将传统必修课《人体解剖》上成了带有德育功能的人生大课——这也是创新。

历时两个月线上线下票选,2016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今天揭晓,这10名个人或团队从60多个参评者中脱颖而出,他们身上书写着同一个字:新——创新的“新”。

同样,从幼儿园到中学,从校长到学生,教育创新无处不在、人有我新。作为“上海市幼儿园男教师沙龙”的成员们,男幼教中既有建国以来上海第一位幼儿园男教师,也有上海第一位80后男园长——这是创新;作为“优质民办学校托管薄弱公办学校”的经典案例,校长厉笑影带领世外中学与康外实中双并轨,3年间将原先的薄弱学校变身为家门口的好学校——这是创新;作为中考拿到590高分的延安初级中学学生,马旭峰为梦想选择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中本贯通”机械工程专业,成为今年被中职校录取的最高分考生——这也是创新。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教育电视台和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于2008年共同发起举办,今年活动启动于20161118日,共收到来自各高校、各区教育局、各新闻单位、社会各界推荐和个人自荐的材料81份,共66位参评人。

经评选,根据被推荐对象所在组别的多少,确定20名候选人:高等教育组别6人、基础教育组别7人、职业教育组别2人、学生组别3人、终身教育(社会人士)组别2人。

又经网络和微信投票,组委会对投票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对利用技术手段所刷的票数进行无效票处理,最后评委会通过终评会产生了10名“2016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按姓氏笔画排序,简介附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师乐飞;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科研团队;华东理工大学特聘副研究员应佚伦;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张黎声;上海市幼儿园男教师团队;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校长厉笑影;虹口区红旗小学教师李莉;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校长傅欣;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教师林美芳;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学生马旭峰。

同时,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师陈彬、上海海洋大学教师陈舜胜、上海市控江中学教师王伟叶、崇明区长兴小学教师孙志琴、上海市盲童学校教师凃传法、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班主任杨春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张宇、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张佳慧、松江区泗泾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校长陈海云、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挥部指挥长唐凌峰等10人获“2016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提名奖”。


(本文刊登于《解放日报》·上海观察,2017年1月16日,作者: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