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医疗器械越来越“高大上” 技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临床工程师“职业认证”没跟上
发布时间:2016.09.18点击:404
2016年09月18日 记者:左妍
本报讯(记者左妍)“高大上”的医疗器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极大提高了医疗诊断和治疗水平,但这些仪器需要专业的“临床工程师”评估维护。然而,我国“临床工程师”体系建设滞后,制约了先进设备在临床上的运用。今天上午,“第二届亚洲临床工学论坛”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有专家呼吁,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医国情的临床工程师工程,使临床工程师成为一个规范的正式职业。
不少是电工技工转行
临床工程师,指既了解医学知识,又掌握工程技术的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工作在医院第一线,承担医疗仪器设备的操作、维修保养和管理工作。但目前我国医疗系统中临床工程师大多为非专业人员,医院甚至很多采用的是电工、技工等转业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医院设备科的工作,只停留在安装设备的验收、故障维修及设备报损评估工作,谈不上对设备购置前的考察评估、使用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控制管理、维修保养中的事前维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各科的发展。
大学开始设相关专业
现代中医学的发展亦存在同样的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季光教授在学术报告中谈到,我国的中医诊疗设备几十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融合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电子工程及生物医药学工程等学科,研制开发出具有中医特色的智能化、量化、可视化和规范化的诊疗设备。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创以中医服务为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瞄准国际医疗器械研发先进水平,加强中医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培养跨学科优势的中医设备研究人才。
职业分类里还没名分
不过,培养虽起步了,但职业“认证”却还没跟上,国家职业分类中还没有这个种类。“亚洲临床工学论坛“与会专家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与来自日本等国的专家学者就临床工程师专业认证、考核、职业范畴、职业分类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同时在传统医学领域达成协作共识,推动中医临床工程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