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浦东时报:良医精诚 橘杏满园 上海中医药大学下月喜迎60周年校庆

发布时间:2017.12.22点击:408

20164 29    记者:符佳
一所医学院校,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不是巨额的科研经费,也不是发表了多少科研论文。
428日,即将在5月迎来建校60周年校庆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以一场规模空前的中医工作大会,给出了令人尊敬的答案:一批批学生在这里接受中医药教育,走上救死扶伤的医生岗位,而杏林才俊的代代传承,诞生了数百位名扬全国的名老中医。他们,正是这所学校最宝贵的财富。
走入会场,第一排最重要的位置,留给了十多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校方介绍,他们或是从中医大毕业从医,或在这里从教,一个个都在全国中医界有着极高声望。他们像孩子一样开心地回到母校,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在众人注目中,名中医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施杞教授提着一个环保袋走上讲台。他缓缓掏出一面镜面斑驳的方形镜子,回忆道:“1957年冬天,在中医大读书的我和同学组成了互助小组,我从家里找出这面镜子,免费给同学理发剃须。”施杞哽咽着说,59年来这面镜子一直珍藏在他身边,“今天,我将它捐给母校博物馆,作为一种永远的纪念。”老者的这份深情,激起了现场的热烈掌声。
中医药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个需要传承的专业。当日,名老中医朱南孙从校长徐建光手中,接过了“从医75周年”的纪念证书。这位出身中医世家的女医生,是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位列全国首批名中医、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导师,她的很多弟子,也已成为业界专家。今年已96岁高龄的她,每周三个上午依然坚持出诊,风雨无阻。
 “中医大的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校长徐建光透露,中医大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在2012年的国家一级学科评估中,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中医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三。目前,上海中医药大学校本部和7家附属医院中,共有上海市名中医50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1人,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建设项目指导老师21人。未来,中医大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推动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与人文修养的继承工作,建立健全对名老中医及其传承人学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使中医药事业后继人才蓬勃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