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人物新闻

我校严世芸、施杞教授当选“国医大师”,附属曙光医院石印玉教授当选“全国名中医”

发布时间:2022.07.21点击:1033

7月2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共同举行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我校严世芸、施杞教授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附属曙光医院石印玉教授被授予“全国名中医”称号。严世芸教授在表彰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为表彰近年来全国中医药系统名医名家作出的杰出贡献,营造名医辈出的良好氛围,调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决定,授予丁樱等30位同志国医大师称号,授予丁丽仙等101位同志全国名中医称号。希望受表彰的同志再接再厉,谦虚谨慎,不断为中医药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卫生健康和中医药系统干部职工要以受表彰的同志为榜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不断树立和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中医药学术的继承创新,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姓氏笔画排序)

国医大师 严世芸

从医58年,严世芸以崇高医德精湛医术救治了无数患者,耄耋之年坚持门诊查房。他提出以藏象为统领的辨证论治体系,把“中和”思想贯穿临床诊治全过程;擅长心脑血管和疑难杂症诊治,用和气血、调五脏诊治方法,疗效显著;主持修订中医药国家标准,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严世芸,男,1940年5月生,浙江宁海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国家级教学名师。

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卫生部医学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第二批至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2012年被上海市政府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1982年被评为上海市劳模,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7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名中医”。

他心怀“倡为人新,敢为人先”的理念,长期从事中医心脑血管学科建设,致力于中医药教育改革、中医各家学说及学术史、中医药标准化、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发展。

家传师承,博学成医

他家学渊源,幼承庭训。父亲严苍山是近代上海名医,后又师承张伯臾先生。他提出藏象为统领的辨证论治新体系,运用“中和”思想,贯穿临床、教学全过程。倡导临床回归经典,善于吸收各家之长,强调中医临床思维应该从病证出发,紧扣病机, “圆机活法,法无常法”,处方则“杂”中有法、“繁”中有序。临床擅长诊治心脑血管疾病和疑难杂症。

他长期从事中医各家学说研究,担任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主编,重视中医各家学说与临床的结合,总结历代学术思想,开展中医学术史领域研究。编写《中医学术发展史》等29部著作。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等奖项。

他积极推动中医标准化和国际化,作为《辞海》副主编,负责中医药领域《辞海》的修订编写工作。主持完成《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等4项国家标准修订,并于2020年颁布。担任世界卫生组织ICD-11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项目中国审评专家组组长和(ISO/TC 249)顾问,为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做出重要贡献。2021年获香港浸会大学第五届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

厚德为医,心系患者

耄耋之年仍坚持每周5个半天门诊, 2周1次教学查房,一直保留普通号,时常免费看诊,患者遍及全球。对待病患一视同仁,悉心诊治。尽管学生已询问记录病史,但他还会细致的询问病患,耐心回答问题,坚持看完所有患者才进餐,常常过了餐饮时间。许多患者笃信他的医术,追随着他的身影,出现在他出诊的各个医院。

为党育人,培养后学

他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倡导并进行学分制等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师承教育与学院教育结合,成功推行本科阶段导师制。主持和指导团队多次获教育部国家教育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被授予“医学教育终身成就奖”。推进流派传承工作、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指导创立“优才”学院。培养硕士、博士生和各类传承学生102名,学生遍及全国各地医疗机构,成为临床一线的骨干力量。

 他作为重点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带领学科成员进行中医传统文化传承关系、中医古籍文献等领域研究。使该学科相关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培养了一批后学骨干。

国医大师 施杞

从事中医事业59年,坚持“以传承精华为主体,弘扬传统文化及融汇现代科学为两翼”的中医药发展模式,提出骨伤病整体论治观,构建了中医骨内科学。擅治骨伤疑难病,降低了手术率。围绕气血、肾精、痰瘀等中医理论开展现代基础研究,获得一批重要成果奖。

施杞,男,1937年8月生,江苏东台市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香港大学名誉教授。

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师从石筱山、石幼山教授,为上海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先后赴瑞金医院骨科、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分别进修1年,曾任龙华医院骨伤科科主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四届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一、二、三届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五、六届会长。第二、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5年被上海市卫生局评为首届上海市名中医,2007年被文化部授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疗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6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2012年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评为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2016年被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以“传承学术、创新发展”为使命

施杞潜心探索一条防治"慢性筋骨病”传承创新之路,发现“气虚血瘀、脏腑亏虚、筋损骨衰”是慢性筋骨病主要病机,提出慢性筋骨病“预防、诊治、康复、养生、治未病五结合整体论治”学术思想,构建了“中医骨内科学”学术体系,并主编《中医骨内科学》,确立“内调气血脏腑平和,外调筋骨经络平衡”的“双调法则”,建立了22种治疗慢性筋骨病临床规范化方案和系列指南。开发出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新药“芪麝丸”,建立了补肾填精方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规范化方案;创立了“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和“整颈三部九法”,纳入国家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被广泛应用。

他坚持“临床—科研—临床”双向转化路径,建成全国骨伤学领先科技平台。以第一完成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和面上项目2项,率领团队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0余项和部市级科研项目百余项。率领团队共发表论文669篇(SCI 137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荣获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及8项部市级一等奖。

以“学生培养、学科建设”为己任

他创立引路、铺路、养路“三路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45名,博士研究生48名,指导博士后5名,学术继承人和高徒47名;带领团队培养硕博士研究生400余名。分布全国22个省市及海外,已有百余人成为省市级中医学科骨干,其中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0名,省级名中医6名,以及国家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岐黄学者、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973”首席、全国百篇“优博”、全国劳动模范等。

他带领的龙华医院骨伤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科技部“创新团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承创新团队和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肩负“历史责任,医德为重”竭诚奉献

他1986年创建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带动了全国中医骨伤科事业发展。1983年担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期间,实现了上海每个区县都建有中医院的目标,促进了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1992年担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期间,在全国首家获准更名为大学,推动了全国中医药院校新一轮建设发展。

施杞如今已85岁高龄依然坚持每周4个半天门诊,病人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他始终把病人当亲人,让众多瘫痪病人重新站起来挺起了脊梁!他先后荣获“中国好医生”称号,上海市首届"医德之光"奖和"上海医学百年发展终身成就奖”。


全国名中医 石印玉

从医58载,他理伤续断、纾解痹痛无数;继三世医业,传承创新,提出“清热活血法治疗慢性筋骨病损”等创新观点;创立石氏伤科慢性筋骨病损诊疗技术体系,提升了筋骨病损的诊治水平。

石印玉,男,1942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本科学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他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专业;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氏伤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上海市卫生局评为“上海市名中医”,2009年被上海市政府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守正创新,强筋健骨谱新篇

他秉承家学,立足当代,根据筋骨病损的发病新特点,总结出“治伤识人,以气为主,以血为先,复元图本,顾及兼邪,注重痰湿,内外并重,整体调治”的诊治原则,提出“清热活血法治疗慢性筋骨病损”等新观点;创立具有石氏伤科特色的慢性筋骨病损诊疗技术体系,在全国骨伤科进行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慢性筋骨病损的诊治能力和诊疗水平。他认为基础研究当为中医药临床服务;研制的芪骨胶囊已上市并纳入国家基本医保目录,芍药舒筋片完成技术转让;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胸怀恻隐,一心赴救传医风

他秉承家风,一心为病患着想,以“治好病人为第一要务”。忧虑骨折病人行动困难不便复诊,青年时的他常常走小巷、爬阁楼探访患者;由于担心患者病情,下班晚饭后也常回医院查房。如今尽管年届耄耋,仍然坚持每周门诊,风雨无阻,“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一直将解决病人难处放在心上。

潜心传承,教书育人不言歇

他传承授业不囿门户,对学生知无不传。编撰《石筱山、石幼山治伤经验及验方选》,主编第一版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等著作11部;培养出岐黄学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等新一代中医骨伤传承人。

在他带领下曙光医院骨伤科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担任全国中医重点专科骨伤科协作组组长单位,确立了在上海乃至全国中医骨伤界的学术领先地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校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