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上观新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要用好这把“钥匙”

发布时间:2021.12.16点击:97

 “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为什么要强调传统文化?这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着现实需要。

 128日,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在致辞中表示,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次会议以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主题,就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落实到思政课和思政工作中,如何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等展开讨论,对于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主旨发言中,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段逸山从天性”“需要”“同构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从专属引领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医药的历史使命。他指出,中华民族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融合交流,能够在开放中吸收,在融合中更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需要中华文化提供充分的营养,中华文化的发展亦需要马克思主义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医药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显示真理的伟力,必须要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医药凝聚了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健康的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中医药特有的辩证思维方法、整体观念以及人文主义精神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医药文化交融互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实践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医药文化交融互通的研究,不仅能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和促进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大量的灵感和动力,还可以增强和促进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华东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两个结合的时代需求,进而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可从中华”“优秀两个角度切入,进一步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边界和内涵,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和评价标准。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为什么要强调传统文化?这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着现实需要。他表示,对中医药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中医药文化中阴阳论、元气论、五行论等深邃的哲学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中医药文化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等方面都可以做深入的学理分析和研究阐释。

复旦大学邹诗鹏教授认为,应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思维方法与中医药基础理论以及中医思维的关联性,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人、生存、身体、意识等对中医现代化的意义。除治理外,还可研究中医理论有关仁、和、通、温等理念与方法对于当今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他特别指出,上海中医药文化传统尤其是近代以来上海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历史,以及上海中医药文化在中西医结合方面所做的探索及其成就,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

本次会议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党的建设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科技人文研究院共同主办。


本文发布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20211216日,作者: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