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100周年

附属曙光医院开展“乡村振兴健康行”活动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附属曙光医院行政第四支党部以医院党委与浦东新区老港镇党委党建共建为契机,把“乡村振兴健康行”活动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一项创新实践举措,成立“铭记”为民服务队,以“大河-曙光益诊室”为落脚点,走进乡村,走进远郊,深入调研,用心服务,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

定制健康菜单让健康服务“走”起来、“活”起来

3月,随着曙光医院党委与老港镇党委党建共建协议的签署,“大河-曙光益诊室”落地大河村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医院行政第四党支部与大河村党支部精准对接,开启了“包村服务”新模式。支部迅速组建“铭记”为民服务队,针对当地居民老龄化严重、医疗资源匮乏、健康意识薄弱等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定制年度“健康菜单”,每月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村民们的家门口。

丰富服务内涵让传统文化接地气、聚人气

根据年度“健康菜单”的项目,“铭记”为民服务队每月派出不同专业的医疗专家和志愿者,前往距离曙光医院50公里外的老港镇大河村,为当地村民送上专家义诊服务和科普养生课堂,前来寻求健康咨询的村民络绎不绝。今年5月,服务队集结医院非遗项目“石氏伤科”“海派膏方”“夏氏外科”“杨氏针灸”“徐氏儿科”齐聚大河村,开展中医非遗进社区大型主题活动,把上海滩享有盛名的“百年老店”开到乡村、服务百姓,积极践行“非遗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文化理念,真正让群众享受到了非遗保护的成果。义诊专家涵盖内科、外科、儿科、针灸科、骨伤科等,回应乡村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咨询就诊需求。现场还设有血压测量服务点、针灸非遗技法体验、香囊制作、中药识别、八段锦教学等丰富的传统中医药科普互动环节。“铭记”为民服务队以实际行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赋予更丰富的内涵,让中医传统文化在田间地头更接地气、更聚人气,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认可。

调研反哺服务让青春学子长才干、担使命

为进一步了解大河村村民的健康现状和健康意识,“铭记”为民服务队带领曙光医院“四明青年”实践队,通过问卷调研、访谈交流、参观走访、科普互动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研究乡村基层健康服务的成果效应、创新模式和提升策略,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该项目获得“求实杯”上海中医药大学社会实践项目的重点立项。两个月来,青年学子们冒酷暑、战高温,将调研成果反哺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生动实践中,踊跃参与“铭记”为民服务队的各项活动。他们主动肩负起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在实践中提高本领、增长才干,为乡村医疗健康服务贡献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提升服务效能为基层医疗添动力、增活力

迄今为止,服务队已先后派出27名队员,连续5个月走进老港镇大河村,为当地500余名百姓提供健康服务,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系列活动多次在浦东电视台、看看新闻网、青年报、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医院微信公账号等平台报道,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力,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曙光医院“铭记”为民服务队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办实事的实际行动,聚焦中医药特色,整合医疗资源,送到乡村田野,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服务队将进一步与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合作,与当地家庭医生构建“为群众办实事”的协同联动机制,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西医诊疗技术运用在乡村落细落实,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贡献力量,共同守护村民们的健康。(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