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网

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岳阳医院“心连心、一家亲”病友群为病患及家属撑起一片天

上海中医药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扎实推进中,我校附属岳阳医院在全国“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共享和谐美好的医患关系”征文中硕果累累共荣获7个奖项,其中《“心连心,一家亲”的故事》荣获二等奖,创作团队荣获创新团队奖。获奖故事也是附属岳阳医院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学深走实的优秀实践案例。

 “心连心、一家亲”是一个特殊的微信群,由附属岳阳医院肿瘤二科副主任刘玉金创立,群友是刘主任的病人或病人家属。他们因患病而相识,有了特殊的“缘分”。104日上午举办了群友会,共同分享抗病经历。


 “心连心,一家亲”群友见面会合影

有一位患者被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的,情况危急需马上住院治疗。刘玉金耐心地向病患家属讲解病情的严重性及解决方案,在便笺上画出手术示意图,将深奥的手术解释得浅显易懂。为了尽早能为患者排忧解难,在一天手术已经排满的情况下,特地增加一台手术。当时画下的手术示意图一直被患者家属珍藏在笔记本中。

手术讲解示意图

平静的中秋夜晚十点,值班室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原来是刘玉金放心不下重症患者,特别打电话嘱咐值班医生要密切关注病情,随时做好急救的准备。

对于不愿插管引流的结肠癌晚期患者,刘玉金耐心劝导,最终说服病人主动配合插管,最终顺利消除胀痛,可以自如坐起进食,在旁的家属及其他病友无不为刘主任的娴熟技术而鼓掌。

一位87岁的肺癌晚期的外地患者前来就诊,刘玉金查看病情后,发现患有肺癌骨转移、阻塞性肺炎、肺大泡、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各项指标都不好,当即决定尽快安排入院治疗,入院后与其团队制定详细治疗方案,对病情及时跟进。他不断安慰鼓励父亲,对家属也是百问不厌。经过精心治疗,患者转危为安,活到了91岁。患者多次嘱咐家属:“要像刘主任那样,工作一丝不苟,待人要以心换心,能遇到这样尽心尽力为百姓服务的好医生真是幸运啊!”

2017年一个周末的傍晚,“心连心、一家亲”群里连续出现了一位患者发出的几条微弱语音。这一情况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经反复播放,终于有人听出了原话:“我怎么了?”“我站不住了……”大家急忙呼叫群主,出于职业的敏感,刘玉金顾不上吃晚饭送女儿,立即带上护士长夫人驱车十几公里,费尽周折找到患者家,只见她年幼的女儿在身边不知所措,患者已倒地昏迷……刘玉金夫妇当即查看病情,并同时呼叫120紧急送往医院,直到确保病人得到救治,才悄然离去。

有一位癌症已全身转移、肠梗阻的病患,在刘主任及其团队的精心治疗下,从4个多月不能进食饿得瘦骨嶙峋,体重只有50多斤,到经过介入治疗后,迅速长到70多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见来访者,她会异常兴奋地说:“是刘主任把我从死神手中拉回来了!”在最后时光,她感受到了刘主任团队以及“一家亲”的温暖与关怀。提起这些关爱,她的家人至今还感动流泪难以忘怀。

聘书象征着信任和荣誉,聘任方会在落款处郑重地盖上红红的印章,但这份聘书却没有。一个偶然的机会,上海胃癌康复群的病友们结识了刘玉金,想请他担任医学顾问,可又担心他身兼数职事务繁忙无暇顾及这份邀请。谁知刘主任毫不犹豫一口应允。病友们喜出望外,说也按规矩给刘主任发个聘书。聘书制作好了,却发现没有印章可盖。但刘玉金却乐呵呵地说,“你们的信任就是最鲜红的印章,我会用医生的爱心与责任当好大家的顾问!”在担任顾问两年多来,刘玉金不计得失无私奉献,在微信群里帮助病友答疑解惑传播健康知识,还在实际中帮助晚期患者进行医疗救治和临终关怀,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与温暖。

刘玉金主任所获部分聘书

病友和家属们表示,“在刘玉金医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医者仁心,看到了他把为医的责任融化成温情,让病人们无惧病痛,勇敢向前!”(岳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