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

我校附属曙光医院行政二支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


为积极响应上海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四史”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我校附属曙光医院行政二支部立足张江科学城和黄浦腹地,结合党建共建平台资源优势和工作特色,通过与党支部联动互动,参观学习各类史料展览、红色基地等方式,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

重新翻开名叫“上海成长史”的老相册

610日下午,曙光医院行政二支部的14名年轻党员及积极分子应共建支部《上海支部生活》的邀请,来到位于延安中路816号的解放日报社,参观解放日报举办的“四史”教育影像展《99个瞬间——新上海成长史》。

展厅位于严同春旧居二楼,党员们沿着砖木结构四合院的木梯拾级而上,仿佛揭开了尘封的面纱,一步步走历史99张珍贵照片将党员们的思绪带回了建国初期的上海。从万吨水压机到第一座黄浦江大桥,从烟酒价格开放到调房自由市场,从“大变样”到新世纪,从世博会到进博会,从科创板、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到滨江步道、智慧城市、抗击“新冠”、“五五”购物节……历史的一个个瞬间重现眼前。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在党的领导下,历经70多年的奋斗,从百废待兴到现今的风华绝代,跻身世界超级大都市之列,作为新上海成长的见证者,党员们感到无比骄傲。

观完影像展,党员们还参观了解放日报发展历史文化墙,感受到党报党刊工作者在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坚守不变的初心。

浦东大道141号——“浦东开发一是一,二是二”

611日下午,曙光医院行政二支部联合综合一支部的党员、团员等,与上海慧诚支部来到浦东开发陈列馆,共同开展“四史”学习教育。

浦东开发一是一,二是二一步一个脚印,要实事求是”,浦东大道141号的门牌号就是取了一是一的谐音。小楼高二层,建于1956年,至今已有63年历史,这里是浦东开发开放的原点,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馆内一楼实景陈设29年前开发办的原貌,从3平米大的木质格子柜接待处,橙黄色木桌椅和军绿色铁皮柜构成的办公室,红绿塑料壳热水瓶和印花玻璃杯,磨破了边的会议记录本,仅有的3部电话机等等,极其朴素的配置。很难想象,29年前100多名工作人员就是在这里开创了一个新浦东。

二楼展示了浦东开发开放创造的成绩。展品以照片、模型为主,其中有一组模型,将昔日24米的“浦东第一高”与上海中心、东方明珠等建筑物组成了“最萌身高差”模型,展现了浦东30年蓬勃发展的历程。大家无不震撼于30年前浦东开发开放的“初心力量”“初心精神”,无不惊叹于步入而立之年浦东的飞速发展。

以上两次“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曙光医院行政二支部与共建单位共同携手举办。通过带领党员们开展系列学习活动,以史为鉴,知史爱国,进一步筑牢了党员的“初心”。附属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