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公共健康学院党总支在9303会议室举办学生党员培养工作座谈会暨党建导师聘任仪式。公共健康学院党总支书记段艳霞、教学实验中心党支部书记可燕、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党支部副书记郭峰、公共健康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干旦峰,党建导师代表郑小宇、刘洋,公共健康学院组织员江慧芬、学生党支部书记冉秋、辅导员张胜男,学生党员代表等出席。会议由干旦峰主持。

干旦峰宣读首批院外党建导师名单,并就导师情况作简要介绍。9名党建导师分别来自党建共建单位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党支部、教学实验中心党支部和公共健康学院导师团,在体现“跨界协同育人”理念的同时,有力促进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学生党员队伍培养。段艳霞向出席会议的党建导师代表可燕、郭峰、郑小宇、刘洋颁发聘书。此次是公共健康学院成立以来首次聘请院外党建导师,在党建共建和导师团工作基础上,请党建导师担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参与学生党员培养工作。

江慧芬向党建导师发放学院精心制作的“一图读懂”入党流程宣传页和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工作手册,对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在学生党员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和工作内容作详细介绍,以按期谈话、思想汇报审阅两方面为重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帮助培养对象达到党员标准。冉秋、张胜男分别介绍九位培养对象的专业学习、性格特长、实践经历等基本情况,并就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导师进行讨论。
郭峰表示将全力支持学生党员培养工作,希望培养对象在提高主动性、积极性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博物馆平台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可燕表示,加强党建共建非常必要,应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融党建与专业于一体,发挥党建导师教育和引领作用。
最后,段艳霞就党建导师对学院党建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共同开展好学生党员培养工作充满信心,接下来还将在党史学习教育等方面继续加强共建。段艳霞对学生党支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党支部要密切关注培养对象群体,通过召开培训会等方式动员培养对象发挥主动性,积极向导师汇报思想,主动接受导师的考察和培养。(公共健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