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青年报·青春上海:市人大代表徐建光:校园环境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抓手|培根铸魂

发布时间:2020.01.17点击:148

2020116日        记者:刘昕璐


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一流的大学文化对‘双一流’建设至关重要。校园环境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与修养,我们希望把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中医药大学内涵建设的灵魂与核心,努力将育人要素融入到每一个角落。”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时说,学校正在打造一系列校园新地标,希望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

塑造一流大学文化,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2019411日,市委书记李强到上海中医药大学进行专题调研,对学校发展提出“特色是生命、育人是根本、文化是灵魂”的要求。在徐建光看来,通过特色环境的营造,能很好体现文化育人。为此,学校正在做这方面的探索和改变。

 “我们正在精心打造校园形态文化,再造校园景观地标,建设绿色生态校园,努力将育人要素融入到校园每一个角落,让一草一木传情,使一砖一瓦育人。”徐建光这样说。

徐建光认为,一个学校的风格和精神反映了她的独特文化,也关系其形象和魅力。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一流的大学文化对“双一流”建设至关重要,大学中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造等都需要大学文化孕育和孵化。因此,近年来,上中医正在对标上海卓越城市建设,积极致力于大学文化凝练和建设。

 “我们提出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打造‘上中医’新地标,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通过校园文化再造,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全球合作伙伴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园、大学生龙舟码头等一批新建筑拔地而起,中医药博物馆、图书馆、教学楼焕然一新,通过精心打造校园形态文化,努力推进‘美丽上中医’内涵建设。”

以学校科技创新楼一楼大厅为例,传承创新、环境育人、文化自信作为设计理念,将中医药文化尽显于细节处。徐建光说:“‘大医精诚’这样的语句,时刻提醒为医者既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以医德为根。祥云装饰图案、色调也是想凸显中华文化特色。简洁和生态的国际理念,是想给科技工作者更具人文情怀和艺术氛围的空间享受。走廊科技成果展示墙,则表明学校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挥影响力,鼓励学子接续奋斗。”

把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的灵魂与核心

在持续涵养师生精神文化上,上中医大最近一个月内又悄然有了新改变。

 “大学形态文化的个性与特色代表了大学与众不同的生命力,而不同文化熏陶培养的毕业生,必然带有强烈的本校文化印记。具有中医药特点的校园形态文化的优化再造,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教风学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产生积极的影响,涵养一流大学文化气质。”徐建光说道。

他指出,继“六六文学工作室”,马晓晖、汤蓓华、黄豆豆、丁申阳等一批艺术家担任客座教授之余,学校里最近又多了6架三角钢琴。

徐建光讲了一个小故事。一架新设置在学校行政楼大堂的钢琴,入夜迎来一位女生的投入弹奏。一位恰巧路过的老师将这个弹琴的背影视频发送给了徐建光。徐建光又将这个视频转发给了汤蓓华,并发出了开年请多来学校为学生开设讲座的请求。汤蓓华是上海音乐学院特聘专家、教授,天津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太平洋音乐家协会主席。当汤蓓华看到这个视频场景时,当即回复:这场景真美。

其实,每一位弹奏过它的师生,内心都激情澎湃。原来,这还并不是一架普通的钢琴,这是一台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定制的“中国红”钢琴,在参加完101日天安门广场国庆联欢活动后从北京运抵学校。据悉,这六架钢琴都是汤蓓华推荐珠江钢琴集团公司捐赠的。

钢琴通体采用中国红的亮丽漆面,谱架上用金色的内藏金属线条,勾勒出“70”字样,与顶盖上7颗星星遥相呼应,当乐曲弹奏出来时如同将70年的风雨化为一首首动人的赞歌。徐建光指出,“中国红”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又反映出中医药人投身健康事业的赤子之心,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不需要语言,却已深深镌刻入师生的心灵。

客座教授一句“这场景真美”,更是让徐建光觉得,要进一步发挥好文化育人的作用,坚持创特色和争一流同步推进、传承和创新并重、现代化和国际化并举,也把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的灵魂与核心。

课程思政,不仅有“仁术”更要具“仁心”

201911月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此次市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思政课改革”。对此,徐建光认为,如今的中医药教育,还是要把传承弘扬这种仁爱情怀作为重中之重,让医学生不仅拥有“仁术”,更要具备“仁心”,通过培根铸魂,进一步实现同频共振。

徐建光指出,上海中医药大学近日入选首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学校将大力推进“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坚持思政课和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不断推动学生思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比于综合性高校的学生,对于医学院校,更要通过“课程思政”把培养学生的“悬壶济世”之心融入所有课程。让医学生不仅有“仁术”,更要具“仁心”。对此,徐建光说,“岐黄中国”系列课程如今已是学校思政品牌课程,学校主要领导、院士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术大家走进思政课堂,推动具有浓郁中医药特色的课程质量提升。

农历新年后,新一期的“岐黄中国”系列课程又将如约而至。《中医药文化中蕴藏的治理智慧》《从<黄帝内经>看中国传统医学的生命智慧》《中医伦理的当代价值》《习近平的中医观》等内容即将和学生们见面。“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济世仁爱的情怀、中医的守正创新,中医人的初心和使命,同样是学生们需要不断学习和修炼的必修课。”徐建光说道。